中國鋁業多元化 能否挽救“最虧錢央企” |
從曾經入股力拓的意氣風發,到如今幾乎淪為ST股,中國鋁業(601600.SH)不過用瞭兩年的時間。 最新公佈的半年報顯示,盡管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1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34.99億元人民幣相比盈利大幅上升,但是相對一季度的盈利6.27億元,中鋁二季度虧損近億元,達0.96億元。 之前,國資委對外公佈瞭2009年度央企運營情況,中鋁以高達72.5億元的虧損額,成為去年最虧錢央企。 雖然業績不佳,中國鋁業董事長熊維平依舊要在上海和香港兩地面對投資者。熊坦誠公司經營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說是遇到很大困難。為瞭擺脫困境,公司決定從單一鋁業務轉型為以鋁為主的多元化多金屬公司,並已經佈局煤炭和鐵礦石產業。
失落的成績單 一位在香港參加中國鋁業2010年度中期業績發佈會的投資人,非常失望地告訴記者,今年到明年,中鋁也許都沒有什麼亮點瞭。 公司副總兼財務總監陳基華並不諱言,4月份後,受到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鋁價大幅波動,最低降到瞭13800元/噸,另一方面電價優惠取消力度較大,導致公司兩頭受損,6月份單月虧損就達到5億元。但他同時指出,7月份情況已經有所好轉,鋁價上升到15000元/噸以上,公司有信心在三季度和下半年實現盈利。 熊維平在8月24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強調瞭在大勢不妙的情況下,要通過嚴控成本保證盈利的決心。 雖然中鋁管理層作出樂觀表態,但是客觀形勢令人擔憂。分析人士指出,電解鋁行業在經歷瞭短暫的美好時光之後,重新進入困難時期。首先是電解鋁價格的回落;其次,電解鋁行業作為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受到瞭國傢宏觀調控的嚴格限制,特別是直購電優惠電價的取消直接導致電解鋁企業成本的上升。 華融證券研究員薑江也指出,由於目前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仍不甚明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將可能減少對基本金屬的需求,而且全球鋁市產能過剩、供過於求的格局短期很難改變,預計下半年鋁價將延續弱勢震蕩格局。 安信證券研究員衡昆告訴記者,根據他測算,電解鋁價格需維持在15500元/噸的價格,中鋁下半年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曾經的霸主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培訓,當時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鋁業是中國最好的金屬企業。必和必拓的內部人士曾向記者透露。 中國鋁業的經歷就是鋁行業的縮影。在4年前,中鋁還壟斷瞭中國絕大多數的鋁資源和產能,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中國鋁業必須要面對自由競爭的市場格局。 不妙的局面就在這時產生。 很多地方和民營的企業進入到瞭氧化鋁行業,中鋁的市場份額被逐步縮減,從當年占有氧化鋁份額超過90%下降到瞭現在30%左右,同時還面臨著價格競爭。 在面對市場經濟挑戰的初期,中鋁采取的決策便是收購競爭對手,以維持自己在國內氧化鋁、電解鋁市場上的絕對霸主地位。 2007年中國鋁業回歸A股,連續吸收S蘭鋁、S山東鋁、包頭鋁業、連城鋁業。 國泰君安分析師梁劍文認為,但是,現在中鋁在氧化鋁方面的壟斷還是被打破瞭,事與願違的是,作為一個國有企業又受到制約,比如在人力成本和裁員問題上,中鋁就不能自如掌控,這樣看來,中鋁收購有些冒進。 同時,中鋁也形成瞭債務風險,中鋁負債率為58.51%。 多元化雙刃劍 迅猛擴張的背後,隱藏著管理、財務、成本等多重隱患。 熊維平上任之後,從處理力拓毀約開始,一直修復各種窟窿。面對行業低迷周期的狀態,他試圖改變當前單一鋁業務的公司結構,向以鋁為主的相關多元化發展,並積極佈局鐵礦石和煤炭資源,轉型成為多金屬礦業公司。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痛感於煤炭成本高企,不能掌握定價權是促使熊維平決心拓展上遊資源,完善與鋁相關產業鏈的重要原因。他指出,中鋁每年外購煤炭達到2000多萬噸,占到成本的40%,價格一旦上漲,將極大侵蝕中鋁的利潤。 據他透露,中鋁將積極拓展煤炭上遊產業鏈,用3年時間建立起2~3個資源利用率高的煤炭基地。據悉公司已經在甘肅、山西、內蒙古、青海等多省區積極尋求煤炭資源,但目前大多數項目仍在洽談之中。 除瞭煤炭資源之外,中鋁也積極佈局鐵礦資源。7月底,公司和力拓簽署正式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經營位於幾內亞的西芒杜(Simandu)鐵礦項目。 海通證券分析師楊紅傑也指出,公司收購西芒杜鐵礦表明公司正在轉變發展戰略,從單一的電解鋁行業企業逐漸發展成為集能源、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材加工等一體化、多品種的集團化企業。他認為,公司有望合理的規劃產業鏈和產品結構,以實現公司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 目前中鋁公司形成鋁業、銅業、稀土、國際工程、貿易和海外投資七大板塊。熊維平透露。 在鋁加工業遭遇困境的情況下,中鋁謀求多元化的努力無疑值得肯定,但是對於其短期和長期的困難,業內人士認為仍不容忽視。比如對於中鋁投資的上述項目,投資周期長,3~5年之內都難以帶來盈利回報。 葉洮還指出,鐵礦石長期價格難以繼續樂觀,目前幾大巨頭對鋼鐵企業的擠壓已經到瞭極限;調結構也使得鋼鐵產能進入加速淘汰期;西芒杜項目若成功開發,將有效增加全球供給,對全球鐵礦石市場格局構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而在安信證券首席行業分析師衡昆看來,體制上的困難可能更難克服。比如企業員工數量和管理人員占比均高於國內同行,尤其是高於民營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也不夠精煉和扁平化。加上員工收入和福利待遇等高於民營企業,導致勞動生產率較低,從而讓中國鋁業的氧化鋁和電解鋁生產成本均處於行業內高位。 另一方面,中鋁計劃氧化鋁向鋁土礦資源富集地區發展;電解鋁向能源富集和電價較低的地區發展;鋁加工向消費地區集中。但隨著國傢環保標準的提高,以及海外投資環境的變化,中國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將步履艱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