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皆失靈 麥考林或淪為“殼資源” |
頂著“中國電子商務第一股”的麥考林(MCOX.Nasdaq),正在與電子商務概念漸行漸遠。其近日公佈的2013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電子商務營收在總營收的占比,已從2012年四季度的45%,一路下滑至約30%,不到公司總營收的1/3。此外,其在二季度的呼叫中心及線下門店的業績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網絡、店鋪、電話郵購三個渠道業績的同步下滑,以及麥考林公司業績的持續虧損,已經將這傢曾經的明星公司逼到瞭退市的邊緣。《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傢獲悉,麥考林持續虧損的背景下,已有投資者在運作中國其他電商借麥考林殼資源上市事宜。為此,記者致電麥考林CEO顧備春,他表示,不願對市場傳言進行回應。 三主要渠道同步下滑 “各項財務數字都表明,麥考林的營運正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 8月14日,麥考林公佈瞭截至6月30日的2013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凈營收為2180萬美元,同比下滑44.1%;凈虧損620萬美元,2012年同期凈虧損490萬美元。 其引以為豪的“網絡+店鋪+電話郵購”的三個渠道,業績均出現瞭不同程度的下滑。據財報顯示,二季度其來自公司電子商務渠道的凈營收為67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960萬美元降低65.8%;自營店的凈營收為31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90萬美元下滑36.8%;呼叫中心凈營收為105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40萬美元降低瞭7.8%。 其中,麥考林電子商務渠道業績的下滑速度令人咋舌。在麥考林赴美上市最風光的2010年第四季度,其電子商務單季營收高達5010萬美元,占總營收的78%。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這一渠道的收入縮水幅度高達87%。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表示,麥考林傳統的渠道“三駕馬車”中,呼叫中心即郵購渠道,由於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移,以及成本居高不下,已經是一個即將被淘汰的商業模式。加上麥考林近兩年還在大幅縮減線下門店,因此電子商務渠道原本應是麥考林最為倚仗的一條渠道,但隨著電子商務這一渠道的業績大幅縮水,麥考林或將失去最後的生存空間。 對於公司三個主要渠道業績的下滑,麥考林公司也分別給出瞭解釋。據稱,2013年二季度麥考林自營店銷售凈營業收入為310萬美元,相比2012年第二季度凈營業收入490萬美元下降36.8%,主要原因在於自營店數量由2012年第二季度的平均109傢下降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平均60傢,但單店銷售額同比有所增加。 相比於自營店,其加盟店的單店銷售下滑速度可謂驚人。據財報顯示,其2013年二季度的加盟店數量為平均256傢,較上年同期的平均267傢下降幅度並不大,但其凈營業收入從上年同期的320萬美元,一路下跌至2013年的150萬美元,下滑幅度高達51.7%。 “各項財務數字都表明,麥考林的營運正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上海獅格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炳良表示,尤其是加盟店業績的下滑速度,說明這傢公司的加盟店管理已經步入接近失控的狀態。 此外,麥考林表示,其呼叫中心業績的下滑,主要是源自其自2013年1月份起開始減少並逐漸停止目錄發行。而電子商務渠道業績的下降,主要是由於M18.COM的營運交由新合資公司管理並重塑為開放型的互聯網交易平臺,這個變化影響瞭網站的用戶數和電子商務渠道的收入。 公司陷“賣殼”傳言 據業內資深人士爆料稱,麥考林在持續虧損後,已經存在退市風險。而近期國內資本界有人在運作將業績好的中國電商借麥考林的殼上市,目前各方正在就此事談判中。另有市場傳言稱,由於對公司的前途不再看好,麥考林的大股東已在考慮離場,麥考林或許會被賣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2012年年末,處在業務萎縮業績下滑困境中的麥考林,曾在電子商務方向上做出過“最後一搏”。2012年11月,麥考林宣佈,和韓國網購巨頭Giosis合資成立一傢新的合資公司GiosisMecoxlaneLtd.,該合資公司將在中國市場打造和運營一個全新的網上購物平臺,與原本銷售自有品牌商品不同,合資平臺擬大量引入其他品牌和品類。 麥考林與Giosis合作是出於轉型公眾化購物平臺策略的考慮。“以前的麥網主要是銷售麥考林自有品牌的商品,等於是垂直經營模式,但我們之前就開始考慮轉型,比如已經開始適當引入一些非麥考林品牌的第三方品牌商品。而Giosis是非常知名的網絡平臺構建者,我們則擁有客源,所以我們希望借助雙方的優勢,未來將麥網打造成一個類似天貓那樣的購物平臺,屆時會有更多非麥考林的品牌商品在麥網上銷售。”麥考林方面說。 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麥考林的此次轉型,從一開始就已經失去瞭東山再起的機會。魯振旺表示,目前國內做電商平臺規模大的有天貓、京東、當當,堅持特色的有唯品會等,麥考林與上述平臺相比,在資源、品牌和流量上沒有任何優勢。加上其近年來在商品品質的管控上有所忽視,其忠實的用戶群也在大幅縮減,留給麥考林轉型的時間已經不多。 業績的持續下滑,也讓市場開始關註麥考林這傢郵購起傢,之後逐漸成長為郵購、網購、實體店三渠道並行的明星公司,未來發力的方向在哪。顧備春向記者表示,在將網購平臺交由韓國公司運營之後,麥考林目前更關註的是公司的品牌建設,至於向哪個渠道發力,還要看哪一個渠道能夠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 讓麥考林略顯尷尬的是,雖仍為美國上市公司,但其在美國投資者眼中的地位已遠不如其上市之初。2013年5月16日麥考林發佈第一季度財務業績當日,分析師財報電話會議在財報發佈後按流程進行,顧備春和CFO張磅均有出席,但在分析師提問環節並沒有分析師打電話進行提問。這是幾個月前的場景重現,麥考林連續第二個季度遭到證券分析師的冷落。 失去美國投資者關註的麥考林,近期卻在國內陷入被收購的傳言中。據業內資深人士爆料稱,麥考林在持續虧損後,已經存在退市風險。而近期國內資本界有人在運作將業績好的中國電商借麥考林的殼上市,目前各方正在就此事談判中。另有市場傳言稱,由於對公司的前途不再看好,麥考林的大股東已在考慮離場,麥考林或許會被賣掉。 對於上述傳言,顧備春表示,不便也不願對這些市場傳言進行回應。若確有出售消息,公司會第一時間進行公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