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應該多審視自己的內心 |
媽媽介紹:丁斌 育兒狀況:6年半育兒經驗 育兒感受:孩子引領我們成長,敞開你的心感受這一切。尊重孩子,她是天地間獨一無二的精靈,媽媽為她的成長撐起一片天。 丁斌的孩子已經6歲半瞭。她覺得沒有不對的孩子,隻有不對的媽媽。如果媽媽認為孩子有什麼問題,那就是媽媽把自己放在瞭一個高於孩子的地位,沒有平等地對待孩子。媽媽應該多審視自己,而不是拿著放大鏡對著孩子,隻看到孩子的缺點。 是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瞭孩子 比如,有的媽媽去給孩子買玩具,媽媽是基於自己的考慮去選玩具,而不是考慮孩子的意願。 丁斌講瞭一個小故事,有個媽媽和孩子選玩具,孩子看上瞭一個小火車,特別有興趣地擺弄。媽媽就說,這個火車我們傢都有瞭。她想讓孩子買遙控飛機,就說:你看這個多好,還在打折,有優惠。孩子還堅持買火車,媽媽就說,這個咱們傢都有瞭,你還買,怎麼這麼傻呢?媽媽可能會覺得孩子很笨、很傻,其實這就是媽媽的問題。 孩子是沒有金錢概念的,選玩具就是選自己喜歡的,但是媽媽卻考慮經濟因素,實用因素,唯獨沒有考慮孩子的內心需要。 是不是把自己的壓力轉嫁給瞭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一片天,應該幫孩子撐起很多東西。但是,很多媽媽卻因為對生存壓力的恐懼,因為對適應社會的恐懼,把自己的壓力轉嫁給孩子,所以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其實,這些興趣是媽媽的興趣,不是孩子自己的興趣。這樣,媽媽在和別人的孩子攀比的時候,就會覺得安全。 這都是媽媽自身的問題,所以如果媽媽和孩子有瞭不和諧的插曲,媽媽一定要從自身找原因,多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內心。 媽媽訪談Q&A: Q:以愛的名義而對孩子造成傷害,應如何去處理? A:好像還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但是以前確實不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有一些遺憾。我特別愛做飯,喜歡吃自己做的飯。周末的時候,我就在廚房,想著給孩子做一桌好吃的、有營養的大餐。孩子那時才2歲多,老是來敲廚房的門,找媽媽。我就嫌麻煩,趕緊讓保姆把孩子抱走,或者抱到樓下去玩。那時,我心裡想得還是給孩子做一頓豐富的飯,給孩子豐富的營養。我就沒有想到其實孩子要的不是這個,而是要媽媽,要媽媽陪他一起玩。 Q:母親應該如何正確愛孩子? A:如果媽媽真的希望孩子一生都好,媽媽應該關註孩子現在的快樂,讓孩子有符合內在規律的成長。這就是愛和自由的方式。不要陷入父輩們成長的怪圈。這是一種解放,既解放自己,也解放孩子,讓孩子能快樂成長。 Q:給讀者(其他媽媽)的建議? A:給孩子愛和自由, 打破自身的恐懼,用一種新的方式愛孩子。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