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成通脹下存款利率自發抬升的渠道 |
|
今年理財產品發行爆發式增長超出瞭市場預期,一季度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的一半以上,發展勢頭迅猛。一傢商業銀行理財師表示,4月該行即銷售理財產品約40億元,創下瞭近兩年來的新高。現在的理財產品,隻要利率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都很好銷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杜征征認為,居民存款出現減少與負利率有關。 雖然經過幾次加息後,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25%,但4月份全國CPI同比漲5.3%。也就是說,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吃利息,還是跑不贏物價上漲。負利率使得老百姓將資金分散到更多的投資渠道,如購買信托類理財產品、銀行超短期理財產品。在此過程中,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明顯提高,大筆資金也能帶來更高的收益率。 往年,銀行理財產品的一般購買起點都為5萬元或者10萬元,而今年,起點20萬元、50萬元甚至100萬元的產品不在少數,甚至部分銀行還有起點500萬元的產品面向公眾推出。一位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購買理財產品對資金比較大的投資者比較劃算,而對於閑置資金較少的人來說,確實較為尷尬。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