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創業板才是真市場

創業板才是真市場

創業板才是真市場


  縹緲

  轉眼之間,創業板已經成立瞭4年多瞭;4年以來,該板一直存在爭議,而近期尤甚。

  其中,投資者關註最高的,應該是三高問題(註:高價發行、高估市盈率與高超募)——這三高,實質上是一高,炒得“高”而已;特別是今年,創業板遭遇幾輪炒作,雖然近期有所回調,但其瘋炒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有人認為,創業板的高估值不可解釋;你無論與哪種指數比較,創業板指數的估值水平似乎都是最高的,平均市盈率始終在40~60倍之間徘徊(創業板在年內的低點,大約700點附近時,當時的平均市盈率約為30倍,稍高但很有限)。

  如果我們把股票看成是一種普通商品,而非投資品,短平快最能賺錢的辦法是什麼?當然是盡可能地“變現”,越多越好,舍此無他。

  事實上,在創業板風光無限的背後,可能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反思。

  首先,關於流動性風險的判斷。蛇年的小票行情,目前業界談論最多的是A股市場的流動性風險;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創業板指數,從“1205行情”低點的585點,一直到“雙10行情”高點的1424點,看成是一隻股票的價格,那麼,買盤與賣盤的換手是否“順暢”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對於目前重倉持有創業板的那些機構而言,蛇年的小票行情,也無非就是“二次發行(IPO)”,說穿瞭,其手法無非就是把此前散佈於二級市場的那些老籌碼,重新“劃拉”回來,“再賣一次”,分散與派發而已。

  隻要近期IPO繼續後延,繼續“拖著”,那麼這個炒作模式,就沒有任何流動性方面的顧慮,因而也就沒有任何“沉淀成本”可言;而且所有籌碼可在二級市場之內進行任意篩選。

  其次,關於企業的盈利模式的評價。對創業板,近期還有相當多的分析認為,目前有很多的企業從來沒有一個確定的盈利模式。面對市場炒作,我們現在必須正確地理解市場的無奈,任何盈利模式,其實就是賺錢的方式,本無好壞之分。

  具體到投資一個A股指數,比如“定投”創業板ETF基金,從今年5月創業板指數突破1000點計算,目前也有20%的盈利。

  如果我們要談盈利模式,其實就要研究並且發現這樣的機會;目前市場都能給你提供哪些盈利模式?這個盈利模式能有多大的絕對收益?而不是計算、比較這個盈利模式是好還是不好;更不可以把“改造市場”的“歷史責任”,寄托在一個或者兩個盈利模式的身上。

  我相信很多人從善良的願望出發,一再指出一些看起來非常完美的盈利模式,比如價值投資,更值得我們選擇;但是他們往往忘記瞭一點,我們這裡是A股,一位朋友說得很好,“A股的特點之一,就是巴菲特(8)進來,史菲特(4)出去。”

  炒新、炒小,多年以來形成瞭A股所獨有的“積極投資”“小米加步槍”“白區裡(開創出來)的紅區”的類型特征。

  盈利模式缺失的市場一般會是一個低迷的、沒有效率的市場,但也不能絕對化——咱們A股市場有一個積年的老毛病,動不動就想拿一個我們自己的盈利模式,與巴菲特老師的盈利模式反復地進行比較,這無異於緣木求魚,“幼稚病”一種。

  我們必須承認,市場要建設,經濟要發展,這都沒錯,但如果隻想指望股票市場一傢出力,真的是“想多瞭”。

  其三,回到最初的問題,創業板為什麼高估值?

  對於高估值,事實上不僅創業板如此,大指數同樣如此;隻不過,蛇年場內的流動性不足,大指數總是炒不動。

  所以,對於創業板,我還是一直以來的觀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創業板內有深意,也有模式,就看你懂不懂瞭(試想,如果大指數也能牛得起來,也能走進創業板的這個路數,那麼,在宏觀經濟方面,我們還有什麼值得擔憂的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大傢還是多看一看周邊國傢與地區的股市,都是怎麼走好的(無論指數,還是個股——可圈可點的內容,多瞭去瞭!由百度控股的旅遊預訂服務網站“去哪兒網”,招股價多少錢?上市首日的發行價多少錢,定價超出多少?最後炒到多少錢?誰當承銷商?)。

  目光向內,也有看點,就以“383改革方案”而論,我們也應當可以感覺得到政策的走向,在今後幾年,中國經濟必須跑贏金融危機;中國的增長率必須跑贏7%,才能保證基本就業;中國的債務問題,遲早需要一個徹底的解決方案;至於其他內容,都是次要的。

  十年前的2003年年初,我國的居民儲蓄,是8萬億元;目前我國的居民儲蓄,已經接近瞭45萬億元,增長5倍以上,無論是絕對總量,還是人均水平,均為全球最高。市場之內,“人心思漲”,難道這也不對嗎?

  有一句古老的技術派格言,是這樣說的,“一根K線改變情緒,兩根K線改變觀點,三根K線改變立場;股市沒有不變的理論與信仰。”

  近期的全球股市,除瞭新高,就是次高;聖誕行情,如火如荼……可我們呢?我想,隻要有一點可能,隻要有一點信心,未來股票市場走牛,也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更需要一個穩定的、更加開放也更加強勁的股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