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招行私銀海外佈局 配合境外投資需求 |
中資私人銀行海外網點戰略步伐正在加速。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4月底,中信銀行將在香港的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原中信嘉華銀行)成立私人銀行中心。 無獨有偶,招商銀行副行長丁偉4月20日表示,該行正在通過其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永隆銀行,搭建境外私人銀行管理平臺,預計最快2011年上半年正式在香港成立其私人銀行管理中心。 2007年8月僅相差兩天開業的兩傢私人銀行開始同時瞄準海外市場。在占領境內高端財富管理市場並穩固地位之後,中資私人銀行能否抓住境外投資的機會窗口期? 中資私銀海外設網點 記者獲悉,香港金管局已經批準中信銀行通過中信銀行國際在香港成立私人銀行中心,4月底中信銀行香港私人銀行中心將正式成立。 緊隨其後的招行也在緊鑼密鼓籌備成立境外私人銀行中心。4月20日,丁偉透露,招行整合香港永隆銀行仍在進行當中,招行董事會已經明確永隆銀行將作為招行離岸財富管理平臺的戰略定位,並計劃最快於今年上半年在香港永隆銀行下設私人銀行管理中心。 同一天,農業銀行私人銀行對外宣佈,聯手蒙特利爾銀行正式推出私人銀行服務,為客戶提供涵蓋個人財務管理服務、資產管理服務、私人金融顧問咨詢服務、私人增值服務、個人跨境金融咨詢與服務等多領域的服務。 盡管在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境外資產配置方面,中資私人銀行仍難以比擬和超越外資私人銀行,但隨著境外投資成為內地高凈值客戶的投資熱點,處於配角地位的中資私人銀行加快其海外網點的戰略佈局步伐。 4月20日招行及貝恩公司發佈瞭《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下稱《報告》),與兩年前發佈的首份私人銀行報告相比,此次報告值得關註的亮點之一是,中國個人境外資產增長迅速,2008年~2010年的境外投資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0%。其中作為中國個人境外投資主要目的地的香港,2008年~2010年內地的個人投資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70%,資產規模占中國個人境外資產的一半。 《報告》指出,近60%接受調查的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士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投資移民考慮,這一行為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富豪中表現尤其明顯,約27%的人已經完成瞭投資移民,而正在考慮投資移民的占比也高達47%。 可以預見,隨著高凈值人士進一步全球化資產配置與投資移民的增加,境外資產管理將會備受關註。不過,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的沖擊,中資私人銀行所謂的全球化投資徒有虛名,跨境離岸金融服務有名無實。 4年前招行私人銀行成立之初的定位是在岸人民幣服務,當前雖然很多中資私人銀行的業務主戰場仍在境內,但隨著這幾年市場的變化以及高端客戶投資需求的變化,我們要跟著客戶需求往外走,當前是時候來打造離岸金融服務平臺瞭。招商銀行零售銀行總經理劉建軍告訴記者。 劉建軍透露,招行在香港私人銀行中心的平臺搭建已有方案,正在實施當中。我們要在境外私人銀行中心搭建私人銀行體系,包括設立產品專傢、投資顧問、客戶經理等,將來我們的私人銀行服務體系要求會復制到海外私人銀行中心。 私人銀行服務境內外一體化聯動 在招行、中信私人銀行香港佈局網點之前,國內最早開設私人銀行業務的中國銀行早在2008年就在中國香港、澳門和瑞士建立3傢海外私人銀行網點。除瞭開設私人銀行網點外,交行、農行私人銀行則與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及境外金融機構的合作,幫助客戶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巧合的是,招行和中信曾於2007年8月6日和8日幾近同步推出私人銀行業務,此次兩傢銀行也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今年設立海外私人銀行網點,這對宿敵在私人銀行業務上的交鋒將從境內延伸到境外。 中資私人銀行在香港設立私人銀行分中心將要面對的是競爭充分的香港私人銀行市場,永隆與嘉華在香港本土實力相比較花旗銀行、匯豐銀行、UBS等國際巨頭而言仍較為薄弱。某國有銀行私人銀行部人士認為。 農行私人銀行部一位內部人士認為,中資私人銀行在海外設立網點,在初期主要是境內私人銀行服務的延伸,即向其內地私人銀行高端客戶提供跨境投資延伸服務,而中資私人銀行要想在香港新增加本地高凈值客戶,短期內難度較大。 對此,劉建軍告訴記者,作為招行的財富管理平臺,未來永隆銀行一方面在香港承接本地客戶,另一方面承接內地客戶的跨境管理。 我們希望把境外資產配置納入到境內外一體化聯動管理配置中,比如當前境內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並且央行加息預期較強,而境外市場整體利率水平低,那麼境外固定資產收益就會較低,在這種情況下,私人銀行的投資顧問就要對境內高凈值客戶的境內境外資產配置給出合理的投資建議和方案。劉建軍認為。 實際上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中資私人銀行還是要留住並服務好存量客戶,而中資私人銀行在香港市場目前還做不過外資私人銀行,想在香港本地找新客戶也很難。上述農行私人銀行人士認為,外資私人銀行都在覬覦中國的高凈值客戶,中資銀行不留住自己的客戶,就會被外資私人銀行搶過去。 海外投資風險不可忽視 現在高凈值客戶的投資移民服務確實需求巨大,但是中資私人銀行滿足不瞭。上述國有銀行私人銀行部人士稱,首先政策先決條件是外匯管制需要放開;其次,中資銀行內地要有熟悉離岸業務的人才;然後,內地與香港關聯行要有很好的銜接流程。 《報告》指出,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中,其境外資產占財富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從2009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19%。此外,接受調查的45%高凈值人士關註取得投資移民身份後,如何進行雙重身份下的稅務規劃;約40%的高凈值人士則希望得到關於如何尋找境外合適投資產品和機會,如何合理分配境內資產比例的建議。 未來全球性通脹趨勢不可避免,資產在海外如果不進行投資和配置也會貶值。劉建軍說,香港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化市場,包括股票、基金、權證、期貨指數等金融產品非常豐富,將來在香港私人銀行中心我們會幫助客戶參與在港上市公司的國際配售,將來計劃提供保險、基金、私募投資、稅務籌劃等服務。 不過,香港勝利證券有限公司市場研究部主管王沖告訴記者,現在境內富裕人士在香港的投資越來越多,但海外投資的風險也比較大,因為對海外市場風險和證券的不瞭解,很多內地客戶在進行獨自的海外投資時都虧瞭錢。 在王沖看來,海外投資的風險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境內人士大多對海外市場操作規則和海外金融產品交易規則不熟悉;二是語言溝通不易,國外的很多操作系統以及年報數據都是英文,語言理解障礙需要引起投資者註意;三是各國的法律監管不一樣,如果投資出現問題在訴諸法律會比較困難。 “資產在海外,如果沒有專業的銀行、信托、基金等機構幫忙打理,僅僅靠著自己在國內通過交易軟件買賣股票、期權外匯等交易,則資產可控性很差。”王沖說。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