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粵蘇魯GDP富可敵國 |
2011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今天在北京發佈。報告首次引入國際排名,粵、蘇、魯GDP排名超過瞭比利時、波蘭、瑞典、奧地利等其他19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但人均GDP仍偏低。 上海北京江蘇位列前三甲 藍皮書顯示,2009年,上海、北京、江蘇三省市繼續位列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 從上升幅度來看,與2008年相比較,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安徽省,排位上升瞭5位,由第20名上升到第15名的位置。 藍皮書對全國4大區域也進行瞭比較,從全國區域間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綜合測算和分差來看,2009年全國4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評價分值依次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 據藍皮書介紹,雖然東部地區10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絕大部分都在上遊區,不過,西部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分值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有所縮小。 部分省市GDP超發達國傢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主編之一李閩榕教授表示,我國部分省市經濟指標排位已進入中遊位置,超過部分發達國傢。 李閩榕表示,從反映經濟總量的GDP來看,中國部分省市經濟指標排位已進入中遊位置,超過部分發達國傢,其中廣東、江蘇和山東3個省份的GDP均進入前20位,分別排在第14、15和第17位,超過瞭比利時、波蘭、瑞典、奧地利等其他19個經合組織成員國,其他省市的GDP也有超過一些國傢,10個省市中GDP總量最少的天津,也超過瞭斯洛伐克、盧森堡、斯洛文尼亞和冰島4個國傢。當然這4個國傢都是小國傢,可比性也不是很足。 但是從反映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的指標來看,中國各省份人均GDP排位都比較落後,隻有上海、北京、天津三個直轄市超過少數幾個國傢,其中上海的人均GDP超過瞭OECD成員國中的波蘭、智利、土耳其和墨西哥4國,北京排在智利之後,天津排在土耳其之前,說明這3個較發達的直轄市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發達國傢的水平,根據數據統計,上海和北京人均GDP都已經超過1萬美元。 人均GDP世界排名一百 最近,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現實,2010年,日本名義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至此,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專傢指出,我國的GDP總量的快速增長離不開近幾年各省GDP總量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 中國部分省市的經濟總量在國際上排名靠前,充分說明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主要歸結於中國各省域經濟增長迅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不過從人均來看,中國其他各省在這些國傢排名當中又是落後的。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日前指出,GDP是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指標。中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 中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聯合國標準,中國仍有1.5億貧困人口。(編輯 謝振軒)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