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

中國2011年出現貿易逆差並不是“黑天鵝”事件

中國2011年出現貿易逆差並不是“黑天鵝”事件

中國2011年出現貿易逆差並不是“黑天鵝”事件


  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3996.4億美元,增長26.5%;進口4006.6億美元,增長32.6%。進口的高速增長導致一季度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指出,全年仍會出現小額順差,隻是順差的幅度會有所改善。不過,時隔多日後,商務部的口風卻有所變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9日表示,去年中國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約3.1%。這一數字反映出貿易順差正在持續回落,並處於較合理的經濟學區間。

  中國出口全球第一,占全球出口比例超10%,出口規模大,因此個別年度有適當貿易順差或貿易逆差均屬正常現象。而措辭的變化是否證明今年出現年度貿易逆差的可能性在增大呢?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一方面,姚堅分析稱,一季度貿易逆差,主要是由進口增速較快,特別是資源品進口增速較快,推高進口品價格所導致。一季度中國原油、鐵礦砂、成品油進口價格分別上漲24%、59.5%和18.7%。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趨勢目前是難以判斷的,姚堅也承認,由於貿易條件變化,特別是價格變化引起的貿易逆差,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此外,國內成本上升造成的出口壓力同樣存在風險。姚堅表示,出口面臨的壓力仍然非常大。包括原材料和勞工成本的上升,都對出口行業有很大影響。去年中國30個省份上漲瞭勞工價格,今年已有13個省份上漲勞工價格,且工資漲幅較大。所以,如果2011年出現年度貿易逆差,其實並不奇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