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度觸網 |
在金融同業看來,三馬合作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探索金融互聯網化的模式,尋找金融機構與電商共處共贏的方式。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三馬合作模式或將把金融業互聯網化推向極致。 某保險公司電子商務負責人士表示,既然平安有可能將集團旗下產品都放在這個平臺上,由金融機構和電商公司合作成立第三方互聯網公司,既可以利用金融機構的產品優勢,也可以利用電商平臺的客戶優勢,這一合作模式,或為整個金融互聯網化提供借鑒。 實際上,除瞭保險,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早已出現互聯網化的趨勢,包括網銷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網上貸款申請等。而電商也早已覬覦銷售金融服務。 比如,近日,阿裡小貸宣佈向江、浙、滬三地的普通會員放開,不用任何擔保抵押,隻憑借企業在阿裡平臺上的交易信息就可以申請貸款。與此同時,前不久建行上線的善融商務與目前的天貓和阿裡巴巴運營模式已經非常相似。據瞭解,銀行之所以做電商平臺,除瞭開拓服務銷售渠道,為客戶提供銀行業務外的增值服務等目的外,還有獲取互聯網客戶信用信息等意圖,而這正是電商的優勢所在。 業內人士認為,與其互相爭奪,合作或許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同樣擁有龐大客戶源的大型國有銀行或許不會放下姿態,但是對於同樣想開拓小微企業、個人業務的中小股份制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或許都可以做一些嘗試。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