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9日星期日

北京三中院-用特制內衣夾帶方式運毒比例增加-走私毒品-體內藏毒

北京三中院:用特制內衣夾帶方式運毒比例增加|走私毒品|體內藏毒

北京三中院:用特制內衣夾帶方式運毒比例增加|走私毒品|體內藏毒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 明天是“6.26國際禁毒日”,25日上午,北京市三中院集中宣判瞭一批毒品犯罪案並召開審理毒品案件通報會。法官介紹,在涉外走私毒品案件中,體內藏毒方式呈下降趨勢,利用鞋子、特制內衣夾帶毒品的方式占比重較大;境內運輸毒品的案件中,利用物流快遞郵寄毒品的日漸增多。

  北京三中院集中宣判的4起案例

  記者發現,在集中宣判的4起案例中,有兩起均是通過快遞交易毒品,在簽收時被警方控制。兩名一審被告人還曾有非法持槍、容留吸毒或者介紹賣淫的前科。經審理,北京市三中院分別判處其中兩名一審被告人死緩、無期徒刑,另兩名上訴的被告人被維持原判。

  自三中院成立以來,截至2014年6月20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75件93人,涉案毒品共達4.6萬克。目前,5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

  鞋子、特制內衣夾帶占比重較大

  法官介紹,在涉外走私毒品案件中,走私毒品的方式集中在體內藏毒和高隱蔽方式夾帶兩種,因體內藏毒風險較高,采用體內藏毒方式走私毒品所占比例呈下降趨勢,利用鞋子、行李箱、特制內衣夾帶毒品的方式走私的所占比重較大,因為此類方式隱蔽性較高,給查獲也帶來很大的難度。

  與之相比,在境內運輸毒品的案件中,除瞭傳統的行李夾帶、衣物掩藏、體內藏毒等方式運輸毒品外,利用物流快遞郵寄毒品的日漸增多,由於此類方式更加隱蔽,難以被及時查獲。

  如於某、翟某將甲基苯丙胺1千克夾藏於空氣凈化器內,通過托運的方式運輸毒品;再如馬某、寧某將甲基苯丙胺216.5克混裝入零食袋中,以假名填寫快遞單,將毒品寄往北京。運毒人員正是利用瞭國內物流行業運輸、管理的特點與現狀,使物流業成為毒品運輸犯罪滋生的新領域。

(原標題:走私毒品方式:體內藏毒下降 快遞郵寄增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