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技系統官員受賄禮單:名表茅臺牛黃丸|科技系統官員受賄|受賄禮單 |
“科技中介”穿針引線內外勾結騙取補貼 科研經費暗箱操作致腐敗叢生 去年迄今廣東科技系統近50名官員因科研經費落馬 2014-07-03 □記者 毛一竹 肖思思 廣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去年至今,廣東科技系統內近50名官員因“科研經費”落馬,其中多涉及部門“一把手”,發案集中在科技資金使用、分配及信息工程發包環節,揭示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方面存在嚴重漏洞。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對案情進行深入探訪時發現,多名官員由熟人關系結成利益鏈條的“人情腐敗”現象突出,折射出科技部門審批權力過於集中,科研經費管理暗箱封閉運行、“專業欺騙”和“內行走過場,外行靜悄悄”等制度漏洞。 “高官高知”淪為“蛀蟲” 廣東科技系統的涉案人員多為“高官”、“高知”,在企業與科技部門之間還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科技中介”,專門負責牽線搭橋,拉攏貪腐。 去年以來,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原局長謝學寧、廣東省科技廳原廳長李興華、原副廳長王可煒、原黨組副書記張明等科技系統官員,接連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相關部門立案調查。 據廣州市檢察院披露,該院反貪局與廣州市海珠區檢察院反貪局2013年共立案查處科技信息系統系列賄賂案件25件29人,其中包括1名局級幹部和7名處級幹部,總涉案金額共計5000餘萬元。紀檢部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發生在科技領域的腐敗案件,涉案人員之多、涉案范圍之廣、涉案金額之大,為近年來罕見。 與一般案件相比,科技系統的涉案人員多為“高官”、“高知”。廣州市紀委統計,廣州市科技信息系統違紀違法系列案件共涉及45人,涉案人員多為科信、發改、人社、衛生等掌握科技信息資源調配權的 單 位 和 部 門 , 其 中 “ 一 把 手 ” 有10人,占58.8%,具有博士學位的占29%,涉案企業負責人中有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資格的占到29%。 值得註意的是,在企業與科技部門之間還有一個被稱為“科技中介”的特殊群體,他們專門負責牽線搭橋,拉攏貪腐。辦案人員向《經濟參考 報 》 記者透露,諸如此類的“科技咨詢”公司,表面上為企業提供咨詢類服務,實際上負責穿 針 引 線 , 利用以往在科技部門積累的人脈 關系,幫助企業行賄科技官員,使企業在申報科研項目中順利中標。當企業獲得科技專項資金或政策扶持後,會按照一定比例給“科技中介”支付“咨詢費”,“科技中介”再拿出部分“反哺”科技官員,達成“利益同盟”。 據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披露,從廣東省科技廳離職後下海經商的郭丹丹,成立瞭廣州市德山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並擔任法人代表。該公司按照委托企業所申報專項資金的20%至50%收取“服務費”,幫助企業向多人行賄,金額達100多萬元。廣州市科信局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原主任科員曾國兵離職後成立瞭科技咨詢公司,為取得廣州市科信局軟件和信息服務處原處長張實的支持,向張實的情婦賄送瞭公司幹股。 “人情往來”長期養貪 涉案官員收到的禮品五花八門,包括汽車、金條、名表、購物卡、貴重酒等。行賄人細水長流、長期供養受賄人的方式,讓行賄受賄行為變得更加隱蔽。 大到名貴手表、洋酒、茅臺,小到兩三百塊一盒的安宮牛黃丸……這是廣州市科技系統一位涉嫌受賄官員的“禮品賬單”。利用手中審批權力,幫助朋友獲得科技資金扶持,這位官員涉嫌從中收受賄賂,其中不少是看似平常的禮品。 廣州市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負責人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廣東科技系統腐敗案件,體現出“熟人社會”利益鏈的一些特點。 據瞭解,受賄人與行賄人多是同事、師生、同學等熟人關系,其受賄行為與“熟人關系”緊密聯系。例如在廣州市科信局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產學研結合處原主任科員符健受賄案中,一有什麼項目信息,符健就馬上提前告訴熟悉的企業,從中受賄37.8萬元,去年被判處5年3個月,沒收財產12.2萬元。據悉,其賄款主要來自他的大學老師。 廣州市科信局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原主任科員曾國兵與廣州市科信局軟件和信息服務處原處長張實曾經是同事,曾國兵離職後成立科技咨詢公司,賄送20萬元後得到張實不少支持。經查,張實11次受賄有7次在春節期間。 “傳統節日是集中斂財的時間點。”廣州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負責人說,無論是行賄人還是受賄人,雙方都願意接受,尤其是受賄一方認為,這是朋友之間的感情聯絡、人情往來,似乎“心安理得”。 看上去是人情往來,實際上離不開利益的互換。“你幫我,我不會馬上回報你,但我記在心裡。”廣州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涉嫌受賄的官員如此交朋友、拉關系,並且長期被企業“供養”。先是一起吃飯,叫上處長、科長;熟悉之後就隨便去辦公室,讓人感覺關系非同一般。上級領導要參觀高新企業,他便推薦這些“熟悉的朋友”,讓他們認識領導。到瞭招標階段,隻要上級領導和處長一說,某某公司不錯,處長就明白指標肯定要給這個企業瞭。 項目審批充斥“人治”色彩 廣東多名科技官員頻頻落馬,揭露財政投入科研資金管理領域諸多亂象,如審批即權力成為腐敗共識,科技資源重復配置,邊界不清發放失序等。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廣州、佛山等地采訪瞭解到,“審批”即“權力”,已成為系統腐敗“共識”。廣州市、區兩級檢察院反貪局查處的科信系統賄賂系列案涉及省、市、區三級科技信息職能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涉及項目扶持資金動輒數十萬、上千萬元,且多為省、市、區配套扶持項目。 廣州市科信局局長馬正勇說:“項目審批意味著權力,比如4000多個項目申報,可能相當大一部分符合申報的要求,給誰不給誰,就出現瞭權力尋租的空間。” 在一些用於鼓勵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的科研專項資金分配中,企業往往也要為獲得有限的資源“擠破頭皮”。廣東省財政“十二五”期間設立的L E 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高達4.5億元,一傢LED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有申報程序和評選辦法,實際上科技主管部門的主要官員掌握著分配權,能否拿到錢及拿到多少,就看企業的“公關”力度。此外,科研經費掌握在科技、教育、發改、經信等多個部門手裡,由於一些人更會“跑”,導致“一人蓋三床被子,多人沒被子蓋”的現象突出。 一旦經審批通過,科研經費在使用主體手裡“濫用”的問題尤其突出。在一些已曝光和查處的科研腐敗案例中可見,大到發放工資、福利、建經濟適用房、購買汽車、給情婦用作整容費用,小到充飯卡、交電話費,科研經費幾乎“無所不能”。 廣州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負責人認為,科技資金不同於貸款,企業拿到不需還,也不需確保增加多少效益。於是,企業就有瞭“白拿誰不拿”的心理,都想吃這塊“唐僧肉”。 資金管理暗藏“專業欺騙” 經費管理暗箱運行、“專業欺騙”和“內行走過場,外行靜悄悄”等制度漏洞,導致財政扶持科研資金管理領域腐敗亂象叢生。 據紀檢部門介紹,廣州市科信局19個處室中,具有項目管理職能的就有14個。這些部門既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又負責項目的投資管理,組織實施和建設監管同位一體化現象突出。處室權力設置過於集中,項目從立項、管理、監督、結題都由一個處室完成,辦管不分、管監不分,各自為政,能否立項基本上由處室和分管領導確定,沒有形成“項目立項———資金撥付———中期檢查———項目驗收———績效評價”的管理鏈條,缺乏必要的分權與制衡。資金撥付後也普遍存在管理缺失的問題,“重立項,輕管理”不僅給瞭項目承擔單位帶來較大的利益支配空間,也為行賄受賄提供瞭條件。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由於科研項目本身的特殊屬性,內行與外行信息不對稱現象明顯。一位科技廳內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信息公開不夠,隻公佈成功立項的項目。至於一些項目通過、不通過的原因,專傢的評審意見等,外部完全不知情。”這種隱蔽性為“專業欺騙”提供空間。2013年以來佛山科技系統接連曝出腐敗窩案、串案顯示,有科技局內部人員涉嫌通過偽造事項申請材料幫企業騙取政府科技補貼。甚至出現會計師事務所等民營機構興起,幫助企業申請高新科研項目的“新業務”的現象。 一些專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由於內部監管流於形式,缺乏社會化的外部監管,“內行走過場,外行靜悄悄”的局面助長瞭科研扶持資金管理腐敗之風。南方醫科大學的一位教授說:“雖然科技部門也設立項目審批的專傢委員會,但是專傢意見基本上是走過場,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科技部門。參加過幾次評審,再也不想去參加瞭。” Tags:
company formation,
company setup,
company registration,
開公司,
有限公司註冊,
成立公司,
公司成立,
註冊公司,
公司註冊,
成立有限公司,
SEO,
SEO,
web design,
網頁設計,
SEO,
SEO,
SEO,
SEO,
Whatsapp Marketing,
TVC,
Wechat Marketing,
Wechat Promotion,
web design,
網頁設計,
whatsapp marketing,
wechat marketing,
seo,
e marketing,
網頁設計提供seo, e marketing, web design by zoapcon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