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網友熱議高考替考-應公佈被替考考生父母身份-替考-考生

網友熱議高考替考:應公佈被替考考生父母身份|替考|考生

網友熱議高考替考:應公佈被替考考生父母身份|替考|考生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日前,央視記者揭開瞭槍手公司、考生傢庭以及監考老師之間隱秘的地下利益鏈條,並曝光在今年高考中有人在湖北組織大學生到河南代考。替考組織者李老師表示,雇用槍手的,都是“有錢的、當官的”。對此,教育部回應稱,已派出工作組趕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導督辦調查。河南省招辦回應稱,2014年該省已查實違規違紀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替考亂象一經曝光,引發社會輿論強烈關註。“替考組織”依托替考對象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用金錢和關系去打通考場監管各環節,最終使得替考者順利完成考,這種明目張膽違規違紀的現象著實罕見。網友們紛紛發文留言譴責這一嚴重破壞高考公平公正的舞弊行徑,要求嚴查內鬼,吸取教訓,健全制度,堅決杜絕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網友認為,官員的孩子雇用槍手替考,其父母親難咎其責,應該對他們的身份和處理結果向社會進行公開通報和曝光,以儆效尤。網友希望各級黨員幹部要帶頭遵守國傢法律法規,提升自己及子女的誠信意識,不能運用自己的職權和人情關系去違反高考紀律。

  網友“韓虹婷”:在法治社會朗朗陽光之下,竟然有部分當官的傢庭雇用槍手替考,成為我國高考史上恥辱性事件,實為新“天方夜譚”式的大笑話。我認為,官員的孩子雇用槍手替考,其父母親官員難咎其責。希望紀委、公安等部門要迅速介入,必須要對這些違規的官員進行嚴肅的調查,嚴厲的問責。對問題情節特別嚴重的官員,要予以開除黨籍和公職的處分,甚至法律的制裁,以正視聽。當然,對這些藐視黨紀國法、膽大包天的違規官員進行嚴厲問責還不夠,還有必要對他們的身份和處理結果向社會進行公開通報和曝光,讓他們接受群眾的評議和監督,以達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教育其他官員的效果。唯有這樣,才能還我國高考制度一片蔚藍的天空。

  網友“豫署君”:當前,在全社會著力構築公平正義氛圍的大形勢下,我國的各類考試均嚴格遵守招考制度,遵照選人用人程序,通過層層選拔,讓那些德才兼備、素質過硬的人才通過正常的競爭,能夠脫穎而出。這既是保障各項事業的重要基石,也是構築黨和政府社會公信力的根本保障。如果選人用人過程中亂象頻現,甚至出現黨員幹部利用自己的手中的權利和構建的關系網、人情網,通過冒名頂包來解決自己子女的高考需求,這就直接損害到政府公信力,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

  此次替考事件中的“槍手”比對指紋錯誤,監考員居然仍讓他順利替考,這直接說明替考組織及其背後支持者在當地影響力之大。必須嚴查此次高考違規事件,一是要理清替考組織和違紀官員關系,對監考不力的相關責任人、涉及的黨員、幹部依法依規嚴懲;二是要吸取教訓,建立健全制度,讓紀檢監察部門參與考區監管,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三是要加大宣傳和排查力度,對查明的替考組織者、替考人員進行懲處,給潛在的替考人員給予震懾,斷絕替考市場的生存資源。

  網友“張志佳”:傢長、監考組織者在替考中扮演瞭賄賂者和受賄者的角色,傢長、監考不僅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榜樣,反而把他們拉入一個“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無底深淵。如此精神導向會教導出一個怎樣的未來?古話俗語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一句笑話。

  無論是考生及替考、還是傢長與監考,替考事件的發生是對其他考生的一種不公平,對高考的一種褻瀆。替考事件給瞭我們一個警示,腐敗不僅僅存在於官場,更是彌漫在社會上甚至已經滲透到被人們視為凈土的校園。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與社會全面反腐都迫在眉睫。

  網友“周歌”:無論是那些聘用“槍手”的考生,還是參與“弄虛作假”的替考者,當然都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理。對於當地教育部門存在的把關不嚴、監管失守問題,更是應當展開嚴肅的問責。不可否認,在每一起替考事件的背後,無論是相關考生,還是替考者,都必然在前期做瞭大量“功課”,加之現在網售市場存在著諸多漏洞,使得“指紋膜”在網絡市場上可以輕松買到,這也為弄虛作假行為的上演提供瞭更多方便。但是,對於這樣的情況,作為教育部門來說,當應有著縝密的預判,並根據各種可能出現的“替考”問題,拿出科學妥善的應對措施,從而切實保障高考的公平公正。在對每一位考生的詳細身份進行核實時,必然是一項繁瑣而辛苦的工作,但即便如此,相關教育管理部門也不有任何的懈怠,而應當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嚴格把關的行動,為高考的公平進行營造和諧氛圍。

  網友“胡樂樂”:客觀而言,包括替考在內的作弊,是與考試相伴而生且很難完全絕對禁止的(即便高科技反作弊也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因為就想一些犯罪一樣,隻要收益大於代價,就會驅使人犯罪。不過,雖然如此,作為考試主管部門,還是必須要像警方嚴厲防范和重拳打擊犯罪一樣,嚴厲防范和重拳打擊高考作弊。為此,一方面要不斷全方位升級高考安全保衛工作,確保考試組織方本身沒有問題,並盡可能確保讓作弊無機可趁。另一方面則要一經舉報或發現作弊線索,迅速一查到底,嚴懲作弊的組織者、參與者和考生,比如判刑、取消學籍(開除)、數年內禁止報名參加高考。隻有如此,才能對意欲作弊者以強力的震懾和打擊,維護高考的安全和公平公正。

  高考事關重大,因此高考作弊必須重拳打擊,高考安全和公平公正必須要有國傢法律的保駕護航和最大程度的確保。在執法的時候,凡是涉案人員,無論什麼公職,無論什麼黨政領導級別,也無論在校高中生,還是在校大學生,都必須態度十分鮮明,堅決嚴懲,絕不姑息。也就是說,隻有祭出重典,並且對每一個涉案人員都用重典,才能強有力地打擊高考作弊。

  網友“楊玲琳”:高考是對自己人生所走過的一段路的總結,在每年高考的時我們會看著同樣的永遠沒變的那一雙雙包含期望的考生傢長的眼睛,我們又感受到瞭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愛。然而因愛延伸出替考這一“新”名詞,這是否可以用愛來全釋?是否能用愛來隱藏?是否能用愛來庇護??親愛的父母,你們用這有色的利益在孩子如白紙一樣的人生中描繪出是怎樣的圖畫?你們是否想過怎樣的愛才是正確的?父母們請讓你們的愛自私一點,自私的“放棄”你們的孩子,讓他們在墜落時長出天使的翅膀,讓他們在蔚藍的天空自由翱翔。面對高考,享受這次難得的人生磨礪, 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享受過程,相信無論成功予否,都會綻發出絢麗的煙火照亮他們自己人生的天空。而不是做一個守望者,在一直無盡的等待中度過自己本該繽紛的人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