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與進城農民涼亭拉傢常|李克強 |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 “簡政放權不僅要從‘最先一公裡’做起,還要打通中間環節和‘最後一公裡’,要防止各環節截留改革紅利。”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說。 考察簡政放權
詢問放管是否到位 昨日,李克強來到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政務大廳,逐一詢問3位辦事員和5位前來辦事的群眾,仔細瞭解簡政放權在中間環節是否暢通?放管是否到位? 總理強調,簡政放權不僅要從“最先一公裡”做起,還要打通中間環節和“最後一公裡”,要防止各環節截留改革紅利。 考察企業
承諾推薦“雲計算” 昨日,李克強考察山東浪潮集團時,企業負責人向總理大膽“提要求”:“希望您像支持中國高鐵一樣,支持國產‘雲計算’關鍵應用主機走向海外。”李克強當場承諾,今後出訪不僅會推銷中國高鐵、中國核電,也會向全球市場推薦中國的“雲計算”。 李克強對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問得十分仔細。隨即,他把相關部門負責人叫到身邊“現場辦公”,要求他們要以雲計算、大數據理念,與企業信息技術平臺有機對接,建立統一綜合信用信息平臺,實現“大數據”共享。 ■ 現場
總理與進城農民涼亭“拉傢常” 考察山東“首站”選擇德州袁橋社區,調研“新市民”是否滿意舒心、得到實惠 24日,山東德州袁橋社區,李克強走進社區廣場的小涼亭,隨意坐在一張小石凳上,像一位普通的街坊鄰居一樣,和圍攏過來的居民們有說有笑地“拉傢常”。 “農村好還是城裡好” “你們覺得日子怎麼樣?是農村好還是城裡好?”李克強笑著問。 “當然是城裡好!”坐在總理右手邊的王豐元老人搶著回答。 71歲的王豐元曾經是鄰縣的一位鄉村教師,退休後跟著外出打工的兒女搬到德州,又在年近古稀的時候“上樓”,當上瞭“城裡人”。在袁橋社區,70%的居民都是像他這樣的進城農民。 這也是李克強將這個普通社區作為山東考察“首站”的原因。當總理與“新市民”們氣氛融洽地拉傢常時,他真正關心的是“新型城鎮化”的基層實踐,是農民在進城後是否能真正滿意舒心、得到實惠。 談話中,王豐元向總理一一列舉進城的“好處”:樓房有馬桶,不用出門上廁所;傢裡廚房用上瞭天然氣和抽油煙機,再不用忍受燒柴火的煙熏火燎。 “住樓幹凈!”他一本正經地總結道。 王豐元每說一條,李克強就掰下一根手指頭替他數著。他還親切地稱呼王豐元“老王”,讓原本有些緊張的王豐元越說越來勁:“城裡生活設施齊全,看病辦事都方便;路修得好,下雨也敢出門。現在坐車也方便,公交車出門就有,十分鐘一趟,不像農村還要等半天,下雨天還得淋著……” “這已經有5條瞭!”李克強說。 “還有呢!以前在農村,買東西都要去鎮上的集市,現在出門就有超市。還有學校,孫子上學也方便……”王豐元還想繼續,卻被居民們的笑聲打斷瞭。 李克強笑著點頭:“看來,這都是你的切身感受。” “和種地比,哪個收入高” 站在總理對面的李鳳榮是本地的村民,如今也“上樓”變成瞭“新市民”。她接過話頭向總理補充:“城裡就業方便,我都40多歲瞭,還能找到工作。” “你做什麼工作?”李克強立刻感興趣地追問。 李鳳榮說,自己在附近的一傢太陽能企業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是1800元。 “和種地相比,哪個收入高?”李克強繼續問。 “哎呀,現在可是高多瞭!”李鳳榮捂著嘴嘿嘿直笑。她給總理算瞭筆賬:傢裡有半畝地,一年勞作純收入最多5000元;現在在城裡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就抵得上過去半年”。 “現在傢裡有地暖,再也不用燒煤球。”李鳳榮樂呵呵地說,“生活水平也提高瞭,我也是‘城裡人’瞭!” “能否享受同等服務” 進城農民能否真正像李鳳榮這樣在城市“落地生根”,一直是李克強關註的問題。 24日當天,他還考察瞭社區附近的配套企業,並且特意到社區警務室詢問民警,進城農民“戶口能否落下”、“辦手續方不方便”、“能否享受和市民同等的服務”。 他特別強調,一定要尊重“農民自己的意願”。 “我在警務室碰到瞭幾個正在辦戶口的進城農民,他們說,鄉親們大多數都願意進城,都想上樓,你們的感覺呢?”李克強坐在涼亭裡,詢問周圍的居民們。 坐在總理左手邊的邱振生點頭表示贊同。他是本地村民,拆遷、“上樓”時按照政策,分到兩套房,現在不僅生活環境變好瞭,醫保、低保的金額也都有所增加。 “你是不是還有租房收入啊?”李克強問。 邱振生一拍大腿:“哎呀,我還沒說,您咋就知道瞭?” 大傢都樂瞭。邱振生告訴總理,自己每月租房的租金有800元,而那些租房的租戶,大多也是在這裡打工的農民工。 “他們想不想進城?”李克強問道。邱振生說,城裡工作機會多,生活條件好,他的租戶也“都想進城”。 要讓生活再上“新高樓” 隨著討論氣氛越來越熱烈,李克強也在這個進城農民聚集的社區裡,回憶起6年前一次農村考察的經歷。 “當時我和村民座談,一位崔大嫂告訴我,她最大的願望,就是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好日子’。”他說。 李克強介紹,政府推進的新型城鎮化,一方面要讓傳統的農民進城,過上城裡的好日子;另一方面也讓留在村裡的人有條件經營更多耕地,獲得更高的收入,生活同樣得到改善。 “我當過農民,深知傳統農民的艱辛不易。”他坐在小小的石凳上說,“你們已經從傳統農民變成瞭現代市民,從平房住進瞭樓房,日子越來越好。未來還要讓你們的生活再上‘新高樓’!”(肖楠) ■ 縱深
考察城鎮化
重點看民生 李克強總理到山東考察,與“新市民”們拉起瞭傢常,以此考察新型城鎮化是否給進城農民帶來瞭實惠。 履新後首次調研重點著眼城鎮化 李克強對城鎮化的研究,已經有些年頭瞭。他的碩士論文《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就是與城鎮化發展相關的研究。 就任國務院總理後,李克強在調研和考察中,多次明確提及城鎮化。 去年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強履新後的第一次調研,赴江蘇和上海考察,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城鎮化。 去年3月27日,李克強來到江陰市新橋鎮,調研新型城鎮化建設。他強調,小城鎮能夠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納就業,是統籌城鄉的重要關節點。當時,他與圍攏來的群眾握手並與清潔工拉傢常,詢問他們戶籍、就業、住房等情況。 離開新橋鎮後,李克強來到江蘇常熟,實地考察瞭一個傢庭農場。此次赴山東調研,李克強同樣考察瞭一個傢庭農場,也是深入田間地頭,瞭解情況。 新型城鎮化“不能攤大餅” 近兩年的兩會期間,李克強明確闡述瞭對新型城鎮化的理解。 2013年3月17日,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要有就業支撐,有服務保障,不能靠攤大餅,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東、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地推進。 李克強提到,自己在農村調研時,經常和農民們聊天。他們在談到對未來生活的願望時,不少人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說是希望過上和城裡人一樣好的日子。 今年兩會上,李克強作瞭履新後的首個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要解決3個一億人的問題,要促進以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還要改造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 除瞭調研,李克強還與專傢座談。去年,中科院等組織上百位專傢歷時1年多就城鎮化問題做瞭深入研究。李克強專門邀請兩院院士及有關專傢到中南海,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並與他們座談。(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原標題:總理與進城農民涼亭“拉傢常”) Tags:
3Link,
CISCO,
AMP,
cable,
Cat6,
Cat5e,
Cat7,
Structured Cabling,
Fiber,
PABX,
CCTV,
Access Control,
Data Center,
IT support,
server room,
Server Rack,
42U rack,
computer rooms,
Raised Floor,
Battery,
sockets,
Isolation Transformer,
MCB,
MCCB,
Electricity,
UPS,
Air Conditioning ,
Fan coil unit,
CRAC ,
Containment,
FM200,
fire protection,
Temperature Sensor,
Sensaphone,
Smoke Detector,
電話線,
佈線工程,
電池,
不斷電系統,
後備電源,
冷氣系統,
滅火系統,
防火設備,
警報器,
監控系統,
SEO,
SEO,
web design,
網頁設計,
SEO,
SEO,
SEO,
SEO,
Whatsapp Marketing,
TVC,
Wechat Marketing,
Wechat Promotion,
web design,
網頁設計,
whatsapp marketing,
wechat marketing,
seo,
e marketing,
網頁設計提供seo, e marketing, web design by zoapcon |
2015年1月30日星期五
李克強與進城農民涼亭拉傢常-李克強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