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巨變看南山 |
2005年4月24日,108米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開光大典盛況 1998年4月12日,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一期開園迎賓,當年遊客僅50萬人次,營業收入3600萬元。2007年,南山實現年遊客接待量超過200萬人次,年營業額超過2.5億元。 十年來,南山文化旅遊區以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卓絕的文化內涵和一流的服務,成為海南旅遊業中升起的一顆新星,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近1500萬人次,成為國傢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先後獲得瞭中央文明辦、原建設部、國傢旅遊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范點”、“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國務院“三亞熱帶海濱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原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團中央和國傢旅遊局授予的“青年文明號”以及“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國傢榮譽。獲得的省級榮譽有:“海南省質量獎”、“海南省生態旅遊示范區”、“海南省文明誠信企業”、“海南省管理效益型先進企業”、“海南最佳企業創新獎”、“海南省國賓接待基地”等。最新又傳來榮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十大亮麗品牌”的消息。 年輕的南山文化旅遊區迅猛突進的軌跡、堅實穩健的步履,牽動瞭各方人士的探詢目光。人們徜徉於這個大型文化生態旅遊區,縱覽南山奇觀、審視南山品牌、探討南山模式、關註南山效應、思考南山現象,不禁感慨萬千…… 南山奇觀——生態與文化的完美結合 南山,坐落在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三亞市西南20公裡處,海拔雖隻有470多米高,卻是中國最南端的山巒。南山,又稱“鰲山”,因其形似巨鰲且是中國最南面的山而得名。她面朝大海,風景獨秀。1962年,一代大師郭沫若到南山遊覽,對其水光山色贊嘆不已。在《遊崖縣鰲山》一詩中,他把南山譽之為“南溟奇甸”。其實,南山歷來就被佛傢稱之為吉祥福澤之地。據佛教經典記載,觀音菩薩為瞭救度蕓蕓眾生,發瞭十二大願,其中第二大願即是“常居南海”。中國唐代著名大和尚鑒真法師為弘揚佛法多次東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並建造大雲寺、傳法佈道,隨後第六次東渡日本終獲成功。日本第一個遣唐僧侶空海和尚也因臺風所阻,漂至南山,並由此登陸中國到長安留學。祖意西來,禪風東播,南山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留下瞭千古佳話。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吉祥祝福則更讓南山與千年福壽文化結下不解之緣……到目前為止,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已累計投資20億元人民幣,經營面積3平方公裡,已建成的核心景觀由“三園一寺一谷一灣”組成,即:觀音文化苑、慈航普渡園、如意吉祥園、南山寺、長壽谷、小月灣;擁有108米高的南山海上觀音、金玉觀世音、天下第一日月同輝龍鳳硯等三個“世界之最”級景點;南山素齋被評為“中國名宴”,南山休閑會館被列入“中國十大度假別墅”。南山文化旅遊區已具備遊覽觀光、休閑度假、接待會議所需的食、住、行、遊、購、娛全部服務功能。 南山理念——大生態、大文化、大教育、大旅遊 南山項目,南山景觀,充分體現生態與文化的完美結合。而這種結合,源於南山決策層的超前意識和對國際旅遊發展態勢的準確把握。以生態建設為基礎,以文化建設為核心,將南山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水平的生態工程、生態文化、生態旅遊的示范基地。 而美國迪斯尼樂園、深圳華僑城景區成功地創造瞭人造景點的輝煌,更讓無數企業趨之若鶩。面對這種“擋不住”的誘惑,南山的創建者並沒有盲目跟風,而是進行瞭冷靜分析:其時,國際旅遊發展的態勢已初露端倪,生態旅遊、文化旅遊漸將成為未來旅遊發展的方向;而南山十分完備地兼具這兩種旅遊形式所必須的資源優勢(1643.592,-14.82,-0.89%,吧)。隻有以南山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富於歷史因緣的文化積淀為依托進行選項與設計,才是上溯五千年華夏古老文明、直逼2l世紀國際生態旅遊主題的明智抉擇。 從1995年公司組建——南山文化旅遊區項目運作伊始,南山公司決策層就提出瞭“大生態、大文化、大教育、大旅遊”四大理念,全程貫穿於項目的規劃、建設和發展。 南山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面積50平方公裡,其中海域面積13平方公裡。景區規劃、設計由美國紐約城市設計公司(UINY)承擔,由美國景觀規劃設計院(EDSA)修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美國華盛頓經濟研究咨詢聯合公司(ERA)提供;項目內容策劃分別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以及中國環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等權威機構完成。一:大生態。南山公司將“大生態”列為“四大理念”之首,旨在通過自身的表率作用向遊客倡導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即:在消費倫理、價值取向、行為準則、道德規范上以保護生態環境、崇尚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為要旨,通過共同努力,再造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和諧的綠色地球。——一個美麗舒適的人類傢園。 基於這一理念,南山的開發和建設從一開始就堅持瞭“環境優先”的原則。為瞭保護環境,南山人堅決不搞那些急功近利的商業化操作,不亂籌資金、亂建房屋、亂設攤點,一切按規矩辦事,以保證景區建設的高品位。他們通過禁砍禁伐、植樹造林、種花養草以及園林景觀建設等系統工程。將昔日幾近荒涼的丘陵變成瞭鳥語花香、樹木成林的綠色南山,改善瞭區域內的生態條件和小氣候。自1998年始,南山先後施行IS014000環境管理標準和IS09000質量管理標準,進一步實施水生態、能源生態、交通生態工程和生態文化、生態教育、生態產業等方面的生態系統建設。 二:大文化。旅遊是文化和產業的高度融合,歷史為南山積淀瞭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南山項目發展的靈魂。在品牌建設中,南山公司始終奉行“文化精品”原則:一是“文化意識”。即:高度重視旅遊的文化利用、整合、開發和創造,以文化內涵的拓展作為開發旅遊產業的基本出發點,立足於旅遊文化架構的建設與積累。如南山寺的建設,並不是僅僅把它作為宗教道場,而是將其作為佛教文化、東方文化的載體來開發。寺院請高僧大德前來住持,景區內盡可能集中體現相關的歷史典故、佛學理論、佛教流派等。南山公司還計劃創辦佛學院、佛學研究所、佛教文化展;並盡可能運用現代技術,提高其文化層次和品位,使其成為在國內外獨具一格的佛教文化中心。二是“精品意識”。南山目前建成開放的佛教文化苑隻占總規的十分之一,建設者堅持“每上一個項目,就是一個精品”的建設理念,提出“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為瞭做到精益求精,景區的規劃一次次修改補充,一次比一次更趨完美。規劃設計工作聘請瞭國內外著名的建築專傢、佛學專傢、歷史學傢、園藝專傢、美術工藝專傢參與,還特聘美國著名設計公司做詳規。已經竣工的建設項目,體現出高標準、高質量、高格調的“精品意識”。未來還將建設“天竺聖跡”、“福壽天地”、“潮音花雨”、“南海風情”、“壽比南山”等大型主題景觀。目前,南山的二次創業已開始啟動,修編後的總規,包括興建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將深入挖掘鑒真東渡文化、與國內外佛教勝地的橫向交流、啟動海上南山開發計劃等等。 三:大教育。生態的和諧,文化的熏陶,使人們在遊歷山水之時既受到潛移默化,陶冶心靈的教育,又能滿足拓展精神世界的需求,激勵人們追求進步的價值標向。 四:大旅遊。南山人倡導的“大旅遊”理念,則是致力於創造一個精品的文化旅遊景區,使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匯集展現於此,並成為世界遊人關註的焦點之一。 隊伍建設,亦是品牌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南山頗具魅力的事業前景吸引瞭八方賢才。會經營的、懂管理的、善營銷的、長服務的,還有諸如園林設計、素齋烹調等方面的專門技術人才,從五湖四海匯聚到一起,同謀發展,共創大業。“四大理念”的積極實踐,內功與外力的有機交融,提升瞭南山的資源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創造瞭亮麗的品牌。 南山管理——以準軍事化管理為基礎、以ISO9001和ISO14001管理體系為標準、以遊客滿意系統為靈魂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 2008年1月31日,南山文化旅遊區、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西島海洋文化旅遊區共同宣佈:將南山文化旅遊公司的成功管理模式向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和西島旅遊開發公司輸出。此舉首開海南旅遊景區管理輸出紀錄,是對南山管理模式的充分肯定。 對於一個景區來說,制造一時的人氣和熱鬧並不難,但要連續保持十年的進步和發展,這就離不開卓越的管理。縱觀海南不少景區和景點,都曾有過繁榮和熱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先後都如同拂曉的星星,隨著天空的漸漸明亮而一一消失瞭。一些投資巨大的景區,幾年之後便如同離宮廢殿,與夕陽衰草為伍。這其中盡管有多方面原因,但管理不善即是其中之一。 南山旅遊文化區盡管每天遊客量成千上萬,但卻井井有條,忙而不亂。每年還有許多主題活動需要張羅。這就需要高效率的管理系統來應對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 南山始終以遊客為關註焦點,理解遊客當前和未來的期望,竭盡全力滿足他們的要求,超越遊客需求成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南山責任——造福於民和諧共存2008年1月25日,“南山一傢親”迎春聯歡活動在景區隆重舉行,這是南山每年春節前舉辦的傳統節目。三亞市崖城鎮人民政府、南山協作單位南濱農場、周邊村莊、駐軍部隊和南山景區員工共700人歡聚一堂,在祥和的節日氛圍中,共商發展大計。 會上,景區給崖城鎮捐款20萬元用於抗旱救災,給南山村委會和鴨仔塘、郎紋村、椰子園三個村捐款8萬元用於生態文明村建設;給村民困難戶發放瞭價值2萬元的米、油等節日慰問品;還準備瞭價值10萬元的摩托車、電視機、電冰箱、電磁爐等獎品用於抽獎活動,並向參會的每個人贈送瞭紀念品。 自開園以來,景區累計贊助社會福利事業超過1000多萬元。2007年度,對社會的支持和贊助超過200萬元。 南山公司長期實施“敬老愛老”和“扶苗育苗”工程。負責為周邊村莊11名長壽老人的贍養,每月給三個自然村的長壽老人、孤寡老人每人資助贍養金200元,已累計發放16萬多元。每逢周邊村民傢中發生特殊困難,公司領導都會親自帶隊,到困難戶傢中贈送錢物慰問,累計超過20萬元。公司還為周邊村莊無償修建一所愛心小學,並長期資助7名孤兒上學,解決適齡兒童上學的困難。 南山未來——成為中國佛教文化名山 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十分短暫。但南山的十年,卻是滄海桑田的十年。十年前,人們怎麼也無法將貧窮偏僻的山村和國傢5A級旅遊景區之間劃上等號。而十年後的今天,當你登高面海的時候,南山美好的未來宛如天邊歸帆,隱然在望。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和尚曾說:南山不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而應該努力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第一山。佛教文化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內涵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佛教歷史資源浩如煙海,值得挖掘的東西太多太多。 ——她具有內涵提升與外延拓展的張力。南山景觀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她的內涵決定瞭她的外延拓展空間十分廣闊,可以說是無限量的。如,僅是佛像就會出現成千上萬尊,玉的、銅的、石的、生態的,各個佛教故事都會貫穿其中。再如那些散落在山間樹林、海面沙灘上的奇礁怪石,都有著神奇的傳說,可以譜寫出更多更美的詩篇。——她有根深葉茂的文化之樹做支撐。任何成功的旅遊項目,都是以幾百年乃至幾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做支撐;沒有文化底蘊的旅遊項目就沒有生存的“根”。 ——她與遊客之間有著較強的互動性。我國有的旅遊區雖風景秀麗、令人賞心悅目,但遊客往往隻是被動地觀光,能“參與”的機會很少,遊客“回頭”率也就較低。而南山“八大主題”的配置,則形成瞭老少皆宜、動靜平衡的大格局。如水運動主題公園、27洞夜間高爾夫、生命廣場、福壽天地等主題項目,都極具參與性,而且這些項目的內容會不斷變化,不斷更新,遊客每去一次都將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一朵白蓮出南海,觀音踏浪來”。未來的南山,絕不僅僅隻是供人們前來禮佛祈願的場所,而是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平臺,是可以放飛心靈的潮音花雨世界;矗立在南海之濱的108米南山海上觀音聖像,不僅僅是一尊世界級、世紀級佛像的崛起,更昭示著中國海南三亞在世界旅遊產業中的強勢崛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南山,值得更多的人去仔細品味、認真解讀。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