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震後重建斥資10億打造法式浪漫小鎮 |
|
5·12汶川特大地震極重災區彭州市籌措投入10億巨資,按照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打造的中法傳統風情小鎮將在今年年底成型。在地震中幾乎成為廢墟的場鎮涅槃成為中法風情街,最牛教學樓、地震探槽、中法橋遺址等震後遺址變身地震遺址保護區。 現場1:法式風情街初具雛形 2年時間過去,昨日,走進白鹿鎮,法式風情迎面而來。 在地震中,白鹿場鎮毀損嚴重的、垮塌的房屋等組成的暗沉灰色令身處其中的人心生壓抑。如今在距離場鎮還很遠的位置,一組五彩斑斕的顏色會讓人眼前一亮。 越過場鎮下場口核心節點景觀——一道古堡墻,2條800米長的新街已經在白鹿河邊亮相,這裡每一棟建築都不相同,高而尖挺的屋頂,圓拱形花窗,白色的立柱和彩色的屋瓦,走在這法式風情街上,真有置身法國的感覺。場鎮上場口,一座氣勢雄偉的山地城堡很是扯眼,建築風格來自中世紀法國南部,它是風情街的法式建築和最北端清乾隆19年古街的過渡區域界點。 這兩條新街是舊房改造結合新建打造的,地震中受損的舊樓都被去掉瞭3層樓,換以法式尖頂。白鹿鎮分管旅遊的副鎮長朱楊宇介紹,一傢連鎖酒店已經引入,將利用風情街上的部分法式建築,打造標準客房、咖啡屋、面包房等時尚旅遊產業。 現場2:中法橋遺址前保護區 沿新場鎮的緩坡下到白鹿河,中法橋遺址赫然入眼。這座建成於1913年的法式兩孔橋,在地震中被震毀一孔。按照規劃,中法橋將按原貌重建,上下遊搭配4座踏水石拱橋,目前踏水橋橋墩和親水區混凝土基礎已經完成。 經中法橋來到對岸,便來到地震遺址保護區。史上最牛教學樓、四川地震災區唯一的地震探槽、新建的地震科普館都位於這裡。這一區域正進行中庭花園綠化帶打造,百年前法國傳教士在這裡種下的喜樹筆直挺立,很快它們就有銀杏等珍貴樹種作伴。 這一段河岸,將采用攔河造景分段治理的方式打造水文化景觀。建設親水河堤、觀光平臺、沿河遊步棧道、濱河廣場和休閑亭臺,形成一個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觀光休閑區域。 旁邊就是白鹿鎮政府打造的鄉村酒店,五彩斑斕的小別墅等待著遊客入住。投資650萬元的遊客接待中心已經基本建成,7月底可投入使用,占地8畝的法式建築未來是白鹿鎮旅遊的集散中心 現場3:上書院最遲後年重現 百年歷史的白鹿上書院在地震中垮塌,給世人留下巨大的遺憾。不過按照規劃,明年上書院將啟動四合院和聖母堂的主體重建,2012年這座羅馬式與哥特式交融的建築將重新出現在大傢眼前。 昨日在上書院遺址重建現場,僅餘地面的聖母堂鐘樓牌坊部分和地下儲存室已經被鋼架支護,國傢文物局下撥4150萬元在上書院原址利用殘體恢復性重建,現在正在做基礎加固防護,先解除泥石流等潛在威脅,整個重建09年底啟動,預計3年完成。朱楊宇介紹,在地震中垮塌的磚頭、木梁等殘骸,整齊碼放在現場,準備用於重建。完成重建的上書院將恢復原貌,同時增加2000多平米達6800平米,標志性建築禮拜堂照面高度將超過15米。 在上書院周邊,將規劃打造“婚慶主題公園”、“名貴香草百花園”、“城堡酒店”等項目。來自法國的薰衣草、荷蘭的鬱金香和歐洲的情人花等花卉和名貴香草將種滿這一區域,營造出浪漫夢幻的主題氛圍,“目前薰衣草正在龍門山試種,很快就能大面積種植。”同時,沿白鹿河谷兩側近3000畝規模化種植經濟作物毛葉山桐子,現代觀光型農業基地已經建成。 |
2014年3月4日星期二
四川彭州震後重建斥資10億打造法式浪漫小鎮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