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白牌軍”同盟 英特爾押寶孵化“新聯想” |
|
英特爾在移動領域的佈局開始加速,“到年底前會有多款平板電腦陸續面市。”英特爾移動通訊事業部產品線運營總監洪力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些平板電腦全部源自深圳。 作為移動領域的後來者,英特爾近兩年加快在移動領域的追趕速度,但市場的拓展並非一帆風順。雖然獲得瞭三星、聯想、華為這些大企業的合作,可市場份額並沒有大的突破,還是“非主流”。與此同時,深圳出品的白牌機(俗稱山寨機)正橫掃市場。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edia Aisa的調查,中國白牌平板電腦廠商在2012年累計出貨瞭超過5000萬臺平板電腦。預測今年的總出貨量將在8000萬至1億臺之間,這將占據全球安卓市場的50%以上。其中,有70%的產品流向瞭中東、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海外市場。 這裡聚集瞭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而且面向全球市場,擁有巨大的出貨量,“深圳市希望電子產業發展促進信息消費,引領轉型升級”,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高國輝說,正因為此,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子信息行業綜合展會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和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峰論壇已經在今年落戶深圳,並將於明年2014年4月舉辦第二屆。2013年8月8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幹意見》,提出到2015年使信息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產出超過1.2萬億元,基於互聯網的新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4萬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一系列突出信息消費主題、促進信息消費產業鏈企業間合作交流會議和扶持政策在加快出臺。 在英特爾看來,這或許能夠成為英特爾撬動移動領域的支點。恰好,平板電腦已經進入紅海,價格戰打到以個位數計利潤。平板電腦正在由快速膨脹進入極度混亂的時期,按照一般產業規律,很快會迎來整合期。因此一些白牌廠商也迫切需要找到差異化的發展方式,在整合大潮來臨前,找到自己的定位。 英特爾是2012年年底開啟瞭在深圳的嘗試。英特爾在中國組建瞭專門支持中國合作夥伴的移動通信事業部,參與產品規劃、產品定義以及後期的市場推廣工作。這對於英特爾而言是第一次。“我在英特爾19年瞭,像這樣為國內的產業界專門做產品,專門設置團隊,從後端一直延伸出幾百人的支持團隊,這麼大的投入我是第一次看到。”洪力口中幾百人的團隊,服務對象就是深圳的中小規模的制造企業。 為什麼英特爾將目標鎖定在深圳的小企業?“1994年的時候,我一天到晚寫郵件給總部,介紹誰叫聯想,為什麼要支持聯想。當時聯想一年的PC銷量才是幾萬臺。但是,現在你看,聯想已經是PC行業老大。” 洪力說,當時聯想的業務量和我們投入量是不成比例的,但是現在看來,這是值得的。顯然,英特爾在尋找移動領域破局的方式,更希望在破局的過程中,培養出新的“聯想”。 “英特爾不是簡單地賣給我們芯片,而是幫助我們成功,比如幫我們進行市場推廣、尋找客戶,教我們如何控制質量、如何做項目管理。”藍魔數碼總經理萬秋陽告訴記者,在英特爾的“壓力”之下,他們被迫開始關註質量,與過去做山寨產品時的狀態完全不一樣。“與英特爾的合作,還迫使我們人才結構必須升級,我們現在大力招攬人力,以便與英特爾相匹配。”萬秋陽認為,合作中的種種壓力,對自己公司的長遠發展都非常有利。 作為國際大公司,英特爾以往服務的對象都是IBM、惠普、戴爾、聯想這樣的大企業,已經擁有非常規范的合作流程。而這一切,對於深圳的中小企業完全不適用。“與本土廠商合作過程中,英特爾學到最多的就是‘速度’和‘靈活性’。”以前,英特爾跟廠商聯合研發產品的周期一般是8~12個月,現在與深圳廠商的合作已經縮短到2~3個月。洪力將之稱為“深圳速度”。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團隊與英特爾其他團隊的工作狀態完全不同,更像一傢創業企業,幾乎達到每周6天、每天15小時的工作強度。在新的工作狀態下,考核與激勵該如何跟進,甚至給英特爾人力資源部門提出瞭新挑戰。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英特爾的移動戰略選擇深圳為支點,是曲線救國,也是一場豪賭。截至目前,英特爾已經在深圳尋得14傢同盟軍,並且數字還在進一步擴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
2014年3月6日星期四
組建“白牌軍”同盟 英特爾押寶孵化“新聯想”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