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巨額賄賂官員陷害微點 被害者整夜難入睡 |
|
2月4日上午8:30,北京市一中院傳達室擁堵著近三十人,要求旁聽9:30將開庭的於兵案。三十人中,絕大部分是聞訊而來的媒體記者,還有兩名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微點)員工。微點是於兵案的受害方。 於兵為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曾收受1400餘萬元賄賂辦假案,其中420萬元來自殺毒軟件公司瑞星,其餘臟款則來自其它十幾傢公司。 受害人指著滿頭白發控訴於兵 在於兵案中深受其害的北京東方微點公司的多名員工和多傢媒體的記者,就等候在市一中院門口。 在微點公司的員工中,一位頭發幾乎全白的男子特別引人註目。記者詢問得知,他就是被於兵收受瑞星公司巨額賄賂後陷害,在看守所被無辜關押瞭11個月的微點公司副總田亞葵。 提起被於兵等陷害的經歷,剛剛40歲出頭的田亞葵指著滿頭白發說道:於兵和瑞星對我的傷害有多深,這一頭白發就是證據。沒進看守所之前,我沒有幾根白頭發,進去11個月,我的頭發全白瞭。我們公司的產品三年不能上市,公司三年沒有收入,幾乎被置於死地。 後據記者瞭解,上午9點30分許,身穿深色上衣、一副病態的於兵被帶進法庭。對於起訴書的指控,於兵在回答法官問題時顯得有氣無力。開始其對於起訴書的指控還進行辯護,否認犯罪,但是在大量詳實的證據面前,於兵承認瞭全部犯罪事實。 在最後陳述時,於兵表示其認罪服法,希望司法機關看在其過去為公安事業做出過貢獻,也曾多次立功的份上,對其從輕判處。 不斷上訪上訴 終於雪洗沉冤 按照規定,公民憑身份證即可旁聽公審案件。但旁聽的要求被傳達室的工作員工拒絕。最初的一個小時,該名工作人員給出的理由是:在等待書記員的通知。時間接近10點,她給出瞭新的解釋:旁聽需要預約,現在預約已經滿額。 這引起瞭眾多記者的不滿。一中院位於西五環附近,大多數人為瞭旁聽,早上六點就起床瞭。 下午一點,微點公司120人來到一中院門口,要求旁聽。微點公司副總經理郝建民稱,他來之前已經請示北京市各個單位:如果一中院不讓旁聽,員工們將向北京市領導反映問題。 在此情形下,一中院允許微點公司派兩人作為代表旁聽,一人為東方微點副總經理、總經理劉旭之弟劉清,另一人為劉旭的妻子。所有記者以及因於兵辦假案而蒙冤入獄的受害者——東方微點副總經理田亞葵也未獲準旁聽。 庭審從早上9:30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當晚10點,劉清在電話中接受本報獨傢采訪時透露,庭審原計劃用4日、5日兩天時間,因為於兵對所有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庭審已經於4日下午結束。因為此案影響極大,各級領導十分重視,此案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宣判。 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3條第一款規定,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從2005年8月30日開始,歷時四年多,東方微點不斷上訪上訴,現在終於雪洗沉冤。過去四年,公司喪失瞭許多機會,現在終於可回到正常軌道。劉旭告訴記者,最危險的時候,我備有9部手機,怕遭他們暗算,怕他們竊聽我的電話。 於兵制造假案全過程 對於東方微點來說,於兵這個曾經呼風喚雨的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是他們的一個夢魘。 過去五年中,因為於兵,微點公司要面對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沒完沒瞭的調查,產品遲遲不能上市,公司從高管到普通員工人人自危。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2月3日下午,即將50歲、努力保持心情平靜的劉旭坐在本報記者面前,回顧於兵對東方微點的所作所為,恍如做瞭一場噩夢。 2005年7月,於兵接受北京瑞星的請托,指令網監處案件隊負責人張鵬雲查處微點公司的防病毒業務。同月,張鵬雲與網監處公安齊坤根據於兵的佈置,到北京思麥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在兩公司電腦並沒有損失的情況下,要求兩公司各出具十萬元損失的虛假材料。 2005年8月27日,為證實從思麥特、健橋查到的木馬病毒、蠕蟲病毒來自東方微點副總經理田亞葵的筆記本電腦,於兵召集病毒專傢論證會。論證過程中,於兵沒有如實給專傢提供材料,專傢最終意見為基本可以確定。在於兵的授意下,齊坤改為可以確定。 2005年8月30日深夜,田亞葵於深夜在傢中被抓。根據遺存的視頻,田當時僅身穿一條短褲。於兵同時通緝東方微點員工崔素暉。 2005年9月,由於缺少報案材料,於兵指使張鵬雲、齊坤二人到北京江民、北京金山、北京啟明星辰公司,說服這些公司出具虛假的病毒爆發報案材料。於兵還指使張鵬雲通過中潤華會計事務所對有關損失進行評估。該會計事務所由瑞星副總經理趙四章推薦,合夥人為瑞星獨立監事鄒志文。 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根據審計結果,認定田亞葵構成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侵犯商業機密罪。 此後的三年,東方微點走上瞭一條艱難的上訪上訴之路。在多方努力下,田亞葵於2006年7月29日取保候審。為瞭還田亞葵和東方微點一個清白,劉旭等人繼續鍥而不舍。 2008年7月17日,北京市紀委介入,調查於兵受賄案。2008年9月18日,於兵在南非被捕。 12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內部為此案專門召開市公安局領導幹部紀律作風教育電視電話會議,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市委常委馬振川指出,這是於兵收受瑞星賄賂,指使張、齊二人調取假報案、假損失、假證據材料制造的一起假案,並要求全局幹部要引以為戒。 於兵似乎早知今日之結果。2003年4月,於兵私自辦理馬裡蘭卡永久居留卡,2003年10月,辦理澳門永久居留身份證,同時辦理伯利茲護照與伯利茲居住證。2006年10月,於兵利用海南省三亞市於某的資料,用自己的照片,編造瞭一個戶口本、身份證及港澳通行證。 出境記錄顯示,自2001年以來,於兵持因私護照出境30次,出境目的地包括美、英、澳等地。 2008年7月23日,於兵持於某身份證、護照,由深圳出境抵達香港,後經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最後到達南非。2008年9月10日,於兵被北京市檢察院批準逮捕,9月18日在南非抓捕歸案,10月7日張、齊二人在北京被抓捕歸案。 2009年10月,張鵬雲一案已經判決刑期三年,緩期三年執行。 瑞星和東方微點的恩怨 在2月4日的庭審中,於兵承認自己收受瑞星420萬元並制造假案加害於東方微點。 那麼,瑞星和東方微點究竟有何恩怨?劉旭認為,瑞星與微點的激烈沖突並非個人恩怨,而是源於瑞星對微點主動防禦防毒軟件對瑞星市場地位的沖擊。 2003年初,時任瑞星總裁的劉旭在與董事長王莘發生一場激烈沖突後便辭職而去。劉旭說,當時瑞星已耗去他半生精力,離開兩年內,他就一個人呆在傢裡休養身體。但劉旭沒有真的閑著,2005年1月27日,劉旭成立東方微點,3月成功研發主動防禦產品。 當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瞭兩篇文章:一篇文章是通訊員采訪劉旭後采寫,標題為《殺毒軟件存在重大缺陷,我國應主動研發主動防禦技術》;另一篇文章為劉旭以863專傢身份發表的署名文章,名為《主動防禦病毒並非天方夜譚》。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劉旭這樣解釋主動防禦技術:傳統殺毒軟件有一個致命缺陷,即通過病毒特征碼殺毒,隻能查殺已知病毒,不能查未知病毒,殺毒軟件於是存在致命的缺陷;而主動防禦卻是通過病毒程序的行為特征判斷,未知的病毒也能被查殺。 劉旭舉例:傳統殺毒軟件是警察抓罪犯,拿著照片比對,主動防禦則是警察抓小偷,根據行為。 劉旭認為,瑞星一定感受到瞭東方微點的威脅。2005年6月8日,天極網有消息稱:瑞星前總經理劉旭坐鎮朝華安博士。朝華安博士為北京的一傢殺毒軟件公司。 6月16日,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發出通知,要求所有防病毒公司需要重新備案,給過北京市公安局的審批。以前僅是備案,不須審批。 22日,微點提交備案。27日,網監處找到劉旭,問瞭兩個問題:一是你現在哪個公司?二是通知劉旭其863專傢被免除。劉旭表示自己在微點,不在朝華安博士,並且詢問為何免去863專傢身份。網監處回答:因為你是瑞星總經理,才授予863專傢。 劉旭當即反問:王莘是瑞星總經理,是高中肄業,你們會把863專傢身份給他? 劉旭的863專傢身份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授予,劉旭隨後向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人事部查詢,被告知沒有專傢被免職。 29日,北京網絡行業協會聲明:劉旭坐鎮朝華安博士的新聞是假新聞,在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上大量報道,給國內殺毒軟件行業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及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據政府通知,劉旭已被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解聘863專傢。 劉旭說:這篇聲明給人的感覺是,劉旭造假,所以被免去瞭專傢身份。 7月5日,張鵬雲來到微點,聲稱進行資質調查。張鵬雲並不問劉旭公司的研發等情況,卻問劉旭:是不是人大代表,是不是政協委員,是不是民主黨派人士,接著問有沒有偷稅漏稅,有沒有傳播病毒,有沒有偷人傢病毒。 談話並非詢問筆錄,而是訊問筆錄。劉旭後來才知道,訊問筆錄針對犯罪嫌疑人。 7月7日、12日、14日、19日,網監處天天到東方微點訊問員工。劉旭說,公司研發根本無法進行,8月初,他將研發中心遷往福州。因為東方微點產品無法拿到北京市公安局的備案證明、國傢防病毒檢測中心(屬天津市網監處管轄)的檢測報告,產品無法上市。 2006年,東方微點繞過北京市公安局,從福州市公安局拿到備案證明,2008年,東方微點最終獲得國傢防病毒檢測中心的檢測報告。 沒有贏傢的戰爭 東方微點與瑞星的故事在中關村引起軒然大波。2010年1月某日,前連邦軟件總裁李儒雄從武漢來到北京,說起瑞星連嘆:可惜瞭。 在劉旭的主導下,瑞星早在1999年就開始考慮赴納斯達克上市。2000年,納斯達克泡沫崩盤,瑞星開始考慮國內上市,並開始股份制改造。2001年,更名為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時,劉旭與王莘的意見很統一。 2002年,劉旭主政的最後一年,瑞星營收過億元,利潤高達6000萬-8000萬。2007年,瑞星營收超過8億元,利潤超過6億元。李儒雄認為,瑞星這樣好的贏利模式,這樣高的增長率,在納斯達克上市,市盈率至少50倍,市值超過300億元,起碼三倍於神州數碼、五倍於用友或金山。 他認為,按中關村公司上市通常的做法,上市一定會進行系列並購,中國軟件業務內將誕生一個龐然大物。 現在,李儒雄的描述隻能成為假設。自2005年開始,東方微點與瑞星兩傢公司陷於訴訟。按照規定,一傢公司若存在重大訴訟,將被拒絕上市。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劉旭說自己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他仍然是瑞星的大股東。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後,劉旭是第二大股東,持股32%,王莘持股36%,王莘之妹(目前定居加拿大)持股22%。 坐在記者面前,劉旭首次披露與王莘之間的恩怨。與王莘合作12年,磕磕碰碰難免,但分手的直接原因卻是一次激烈的爭吵。2003年2月12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劉旭發現王莘叫停瞭兩個項目:一是硬件防火墻項目,二是叫停大客戶部。 劉旭說他當時很憤怒:我作為總裁,當時人都挖過來瞭,工位也安排好瞭,現在卻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叫停。劉旭當即向董事會遞交辭職報告。兩天後,即2月14日,董事正式批準劉旭離開瑞星。 采訪過程中,劉旭不停地抽煙,他有些傷感——與王莘合作12年,分手的那天是情人節。而接下來,他要通過訴訟才能拿回在瑞星的股份。 於兵一案,瑞星也很受傷。2月1日,怕見光、患有抑鬱癥的王莘回到公司上班,以應對危局。而在此之前,包括副總裁毛一丁在內的一些瑞星骨幹早已離他而去。2月4日晚,記者給遠在澳大利亞的毛一丁打電話。遠隔重洋,毛一丁眼已冷、心已涼,對於瑞星的風風雨雨不願再說什麼。 和瑞星相比,東方微點所受的傷害或許更大。2005年,東方微點的產品就在網上測試,供用戶免費下載,但直到2008年拿到備案證明與檢測報告才能銷售。 2006年底的熊貓燒香病毒肆虐,其制作者李俊每天在網上升級,國內殺毒軟件廠商都慘敗給這個叫李俊的人。主動防禦技術卻能解決這個問題。劉旭說,如果不是與瑞星的戰爭,東方微點可以一戰成名。 直到今天,東方微點的主動防禦產品銷量不過數千萬元,沒有打廣告,拓展受限,劉旭對此引為憾事。(本網綜合編輯)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2014年5月11日星期日
瑞星巨額賄賂官員陷害微點 被害者整夜難入睡_0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