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希爾參選IMF總裁讓美歐利益分野愈加微妙 |
|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參選申請截止的最後時刻,以色列央行行長斯坦利·費希爾宣佈參選,令熱門人選法國財長拉加德面臨有力挑戰。不過,《第一財經日報》指出,資歷深厚的費希爾仍需面對超齡和雙重國籍的兩大難題。 費希爾現年67歲,這意味著IMF將作出決定,是改變其內部章程,修改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歲的規定,還是拒絕費希爾的參選。而更大的麻煩則來自政治層面:費希爾擁有以色列和美國的雙重國籍。如果美歐分別把持世行和IMF的潛規則如失效,美國將喪失歐洲對於世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的支持,而這將令美國國會拒絕繼續向世行提供資金。 目前,歐洲顯然不可能支持拉加德以外的候選人,而美國如推舉費希爾(他可被視作一位美國候選人),而他又當選,美國付出的代價將是喪失世行行長與IMF第一副總裁這兩個重要職位。與費希爾在最後時刻的放手一搏相比,不少潛在的競選人最終選擇知難而退。南非前財長曼紐爾的一席話則意味深長:重要的是要明白,決定都是在世界政治的背景下產生的……在這種背景下,我決定不利用我自己。最終的決定將在6月30日作出。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