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有結果卻不公開 秘而不宣加重樓市疑雲 |
在巨大的民意壓力下,有關空置房的調查迅速啟動。據媒體報道,調查正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五個試點城市全面展開。然而,歡呼庶民的勝利為時尚早———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於秀琴透露,此次的調查結果可能不會公佈。剛剛從能不能統計爭議漩渦拔身而出的空置率問題,又陷入瞭該不該公佈結果的討論。網友不解,空置率有結果卻不公開是在怕什麼?秘而不宣隻會加重樓市疑雲,對購房群體無益。 隱匿結果傷害百姓知情權 既然調查瞭,又何必藏著掖著?新浪網博主閑人質問。網友猜測原因無外其二,一是數據不夠準確,一是數據太敏感。但與知情權相比,這些理由都不堪一擊。 對於匆忙展開的空置房調查,一些網友將其視為政府對民眾的積極回應而予以贊賞,並因此對數據的誤差度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有網友在新浪網微博上寫道,空置率數據要想準確的確很難,但把不準確當作不公佈結果的借口實在拿不出手。輿論不正是判斷統計數據是否符合民情的一把標尺嗎? 數據敏感往往是政府隱匿信息的一個實質原因。評論人馮海寧認為,即使調查結果會增加政府調控壓力,也要向社會公開。這既是《統計法》明確規定的,也是統計部門發現問題、積累經驗所需要的。 錯誤信息會誘導錯誤決策 有網友指出,捂住調查結果傷害的不僅僅是國民的知情權,更大的危害在於,住房需求者將受到各種猜測出來的錯誤信息誘導,進而作出錯誤的決策。 新浪網博主薄文軍分析認為,房地產調控已經進入一個關鍵時期,將來的跟進措施如何,影響到國民的切實利益。在此背景下,國傢動用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住房空置率調查,應確保買方群體與賣方群體信息對稱。讓每一個相關企業和居民傢庭都能在正確的信息指導下有效評估自己的生產和消費方案,進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薄文軍擔心,統計局捂住調查結果不說,百姓就會繼續在錯誤信息誘導下作出錯誤決策,很可能坐失消費良機或者花出更多的冤枉錢。 網易博主陳濤表示,謠言止於公開,要想讓民眾少些質疑、猜測,有關部門就應該盡早做到信息公開化、透明化。 政府應定期發佈空置面積指標 有學者在網上撰文建議,政府不僅應公佈空置面積,還應設置相關指標定期發佈。 觀點地產網刊馬光遠文章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人口的膨脹對於土地資源的需求將長期處於旺盛期,通過正確統計住房空置情況,制定遏制住房投機的公共政策,正確引導消費,避免資源的浪費對於我們這麼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傢是必不可缺。 對於住房空置率,有關部門不僅不應該刻意回避,相反,他們有義務主動承擔起信息披露的責任,告訴民眾真相。馬光遠建議設置有關空置面積的統計指標,並定期發佈該指標,這不僅有利於高層的決策,也有利於民眾對房價的理性判斷。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