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獲取海外資源的最好時機可能已經過去 |
金融危機發生後,隨著全球范圍內資源供應商陷入資金緊縮狀態,不差錢的中國企業開始瞭大規模的收購行動,數量和金額不斷攀升。不過,安永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搶資源的好日子正在過去。安永報告稱,2010年中國金屬和采礦業完成並購交易總額為128.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其中,對外並購完成交易額為45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5%,被印度的46億美元超過。 這裡面的原因比較復雜,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首先是礦商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缺錢,安永在報告中表示,各地的采礦業公司均已修復瞭財務狀況,並獲得瞭充沛的利潤。其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已經抵消瞭中國企業資金上的優勢。渣打銀行個人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梁大偉表示,目前原油、黃金、銅、鐵礦的價格已經全面上漲,他預計,黃金年內可能突破1450美元/盎司,而其餘的大宗商品平均價格將上漲20%左右。德勤全球采礦業領導人JEREMY SOUTH也認為,中國今後進行海外礦業投資所需付出的成本會越來越高。第三則是印度和巴西等潛在競爭者的崛起,這些國傢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加大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 安永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2010年礦業發生1123宗並購交易,總額達1137億美元,其中中國隻占交易總量的11%,占交易總額的7%。而引領2010年全球礦業並購的並非中國,而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安永亞太區采礦及金屬業主管合夥人PAUL MURPHY表示,這並非是因為中國的交易活動出現降溫,而主要是被其他國傢的交易活動趕超所致。上述變化都意味著,中國海外資源收購的黃金時期可能正在遠去。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