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樓脆脆” 萬科蹚渾水“講政治” |
8月5日,上海建工的工程車緩緩開進梅隴蓮花河畔景苑,這8輛工程車正準備對倒塌的7號樓進行現場清理。然而倒塌樓的業主循聲而至,阻止瞭工人的清理行動。 這是萬科宣佈參與樓脆脆善後工程後首次與業主親密接觸,但結果還是與萬科介入前一樣,業主宣稱賠償方案沒有談妥,不得拆除倒樓。 萬科蹚渾水 萬科是很有實力的企業,但我們要求的是實實在在的賠付,或者由萬科全面接盤!張沛德的聲音在電話的另一頭顯得有些顫抖,張是梅隴蓮花河畔景苑未倒樓的業主。他在知道萬科介入事件後,第一時間與難兄難弟們電話討論瞭這件事,得出的結論是:這根本就是當地政府與開發商的一場秀,萬科隻是把自己的名號借出來,實際還是原有的開發商在處理事件,換湯不換藥。 而這一點在萬科發出的聲明中也有所體現:目前萬科的介入,主要體現為憑借萬科的專業能力,提升購房人的信心。據萬科發言人表述,此次介入倒樓事件,是希望借助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提升業主的信心,幫助雙方達成最終協議。 可是根據政府公佈的未倒覆樓的操作細則,萬科已經陷入其中。細則涉及萬科的條款有兩條:其一是合同繼續履行,由開發商讓利5%,作為對業主的補償,上海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為購房者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其二是采取第三方收購的方法,繼續項目的開發。上海萬科以2009年6月27日當日的市價向購房者收購房屋。 早在2009年7月31日上海閔行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第十三次新聞發佈開始,政府所設計的角色分工就已經確定:政府主導,上海梅都運作實施,上海萬科則對已出臺方案予以配合。 除瞭連帶責任,作為第三方托管方,萬科還需要確保在2010年5月31日前,按預售合同約定交付符合質量標準的房屋。可見,萬科已經深深卷入到事件當中。 收益有限、風險極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募基金經理如是評價萬科的這個商業抉擇。這位基金經理一直看好萬科,旗下基金也一直重倉萬科A。但他對萬科這個決定的商業邏輯很難理解,除非明年交樓前房價再漲30%,否則這個決策的收益肯定是虧本的。而另一方面風險又極大,不可控因素太多。他表示,如果梅都沒有能力支付讓利5%的決定,萬科為此最多可能需要支付近3000萬元賠償。此外收購購房者房子,保證房屋建築質量,顯然都是隻見支出,難見回報的事情。 質疑萬科這項決定的投資者似乎不在少數。在8月5日萬科2009年度中期業績說明會上,有股東及投資者多次炮轟萬科董秘。對此,萬科掌門鬱亮表示(此投資)不會給公司和股東造成損失,並且認為上海梅都是一傢財務表現不俗的公司。 然而,記者從上海杜躍平律師事務所提供的梅都房地產的最新財務資料中看到,截至2009年3月31日,其貨幣資金隻有5885.99萬元,凈資產隻有2200餘萬元。 萬科講政治 如果事情如鬱亮所預計的那樣,上海梅都有能力、有資金處理好事件,萬科隻是借出它的威名,化身天照大神被供奉在神臺上,那萬科的利益就可以最大化。 其中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對當地政府而言,這可謂是雪中送炭。面對業主堅定、強烈的要求,加之各界對政府處理相關官員力度過輕頗有微詞,當地政府在輿論中的處境頗為尷尬,此時萬科挺身而出,以自身的品牌、專業度為擔保,部分地轉移瞭業主和社會各界的註意力,同時也緩解瞭業主的情緒,緩解瞭政府的壓力。同時,也樹立瞭萬科的行業內負責任的大哥形象。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正如萬科在聲明中說:萬科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已經18年,上海市、閔行區給予萬科以信任和支持,閔行區是萬科在上海起步和重點發展的地區,萬科也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行業責任。許多投資者都將此理解為政治語匯。 這也是上海萬科再次講政治。早在2005年春天,上海市房價飛漲,中央宏觀調控步步逼緊之時,萬科總裁鬱亮就發出呼籲:我們開發商要提高政治覺悟,不能夠推波助瀾推高房價。當時上海市政府推出兩個1000萬政策——政府每年推出1000萬配套商品房,1000萬中低價商品房,以平抑房價。隨後,上海萬科高調宣佈進軍上海中低價配套商品房開發。 時任上海萬科董事長的丁長峰明確對記者表示:這毫無疑問可以搞好和政府的關系。在中國企業不講政治是不行的,但萬科也時刻記著自己是市場化運作的企業。正是丁長峰任上海萬科董事長時,對於政治的註重,使得上海萬科在集團內利潤貢獻到達35%~40%的高峰。 2009年,萬科介入倒樓事件,顯然是再次講政治。尤其是修補、改善萬科和地方政府的關系。 2007年萬科拋出拐點論、2008年春天萬科在全國各地率先降價,大大激怒瞭各地方政府。在杭州,政府舉辦的房展會甚至不讓萬科參加;在南京,政府更是屢屢拿萬科開刀;在上海,據瞭解,有些區的區政府當時對萬科也是非常不滿。甚至有傳言說,政府故意延緩萬科樓盤的預售許可證。萬科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到瞭空前的低點。 而這次倒樓事件,則是萬科彌補政府關系的極佳機會。如果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下去,萬科幾乎沒付出什麼代價就取得政治上的成功。 泥潭?機會? 可是,事情會那麼順利嗎? 2009年7月18日,蓮花河畔景苑業主就提出瞭自己的一個退房索賠初步方案,方案一:退一賠一,退還購房者的全部已付房款,並給予購房者同樣金額的賠償。 方案二:推倒重建,並賠償相應損失及費用。對整個小區所有樓棟全部推倒,請有一級資質的著名開發商按照原規劃設計方案全部重建,並提供相應的責任擔保。房屋建好後,按照原合同交付給購房者使用。 方案三:退房並彌補異地重置費用,要求退還購房者全部房款及購房有關的所有費用,並以萬源城在退款日一星期內的均價為基準賠償購房者差價。而目前萬源城均價已達每平方米23000元,也就是相當於以每平方米23000元價格賠償。 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這個方案是非常難以接受的。從張沛德那裡,記者瞭解到,業主非常希望萬科完全接手該樓盤,為此他們可能會更堅定自己的立場。談判本來就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過程,張表示,如果希望萬科全面接手,要求就更不能輕易松動。 雖然鬱亮在答投資者業績會上表示,托管上海閔行區倒塌樓盤一事,並不涉及收購股權,隻是介入事件,協助開發商解決與客戶的問題。但在一份媒體聲明中萬科又表示,如果梅都公司難以繼續操作這個項目,不排除由上海萬科收購梅都公司的股權,以保障該項目的後續建設。 萬科態度的兩可反而給瞭業主更大的想象空間,樓盤變成萬科的項目,對樓盤的價值提升有更大的好處。張沛德也承認,萬科介入讓他們對事情的處理結果有瞭更高的期待。 “在商言商,收購梅都對萬科有沒有加分,就要看梅都的資產價值以及收購價格。”一位地產分析師分析道。有上海地產商向記者表示:“梅都這種類型的開發商,在上海肯定還有大量的土地儲備,這對於萬科來說這無疑是個香餑餑。”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可是梅都究竟有多少有價值的資產,業界一直隻有猜想。記者通過各個途徑調查瞭解,發現存在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其一是曾與梅都有過生意往來的建築商表示,梅都前期低價拿下的土地還有三四塊;但另一種觀點認為梅都這些低價地早已轉移出去,萬科收購的隻能是一堆負債與空殼子。 萬科發言人表示:(以上)這些觀點純屬猜測,萬科不會就此表態,一切以公告為準。並且一再強調,萬科之所以介入該事件,是由於政府的期許、購房人的焦慮、行業的困難,萬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這一事件得到圓滿解決。 傳聞在決定介入樓脆脆前後,上海萬科周末連續舉行瞭三天的內部會議,會議一直從早上9點開到晚上7點。這究竟是一次機會還是一個泥潭?看來對此萬科內部也有不同意見。 故事會如何展開?8月8日業主與政府、開發商的見面會是樓脆脆續集的第一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