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退位”:上汽雙品牌戰略之殤 |
一朵橙色的玫瑰,隨風一搖擺,紛紛落地的花瓣拼裝出一款汽車——MG6。這是一則MG名爵新車的網絡FLASH,隨著汽車的變形,MG銀灰色的LOGO也呈現出來。 不僅是新的標識,還會有新的品牌定位。上汽乘用車(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自2007年12月上汽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收購南汽(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將MG資產納入上汽集團以來,近兩年的時間裡,MG名爵並無大的發展,萎靡不振的銷量遠遠落後於同宗的榮威。 MG名爵的確到瞭必須尋求出路的時候。 近期上汽集團公告顯示,2009年1到10月份,上汽乘用車公司共銷售榮威、名爵汽車7.39萬輛,同比增長165.79%,高於其年初定下的銷量突破5萬輛的目標。但在這份成績單中,名爵的貢獻甚微。據經銷商透露,主要貢獻就是榮威550,目前月銷量穩定在6000臺左右,榮威和名爵的銷量比也差不多是6∶1。 名爵的銷量是歷史遺留問題。 2007年8月,MG名爵發佈7系,然而這款全部復制的洋車還沒有經得住市場的考驗,就趕上瞭公司大變動。同年年底,上汽收購瞭南汽。 在2007年年底上汽集團收購南汽之後,也曾有過一段忽視名爵的日子。彼時,曾有南汽人抱怨上汽集團將心血都花在榮威身上瞭。2008年1~5月,南汽名爵銷量僅僅隻有1900輛,月銷量不到400輛,利潤隻有0.7%,與上汽年初制定半年約5000輛的目標相去甚遠。 彼時,上海汽車執行副總裁、南汽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志鑫雖然在公開場合表示,部分指標完成情況與進度要求稍有差距。但這樣的業績已經令他坐立不安。不久,上汽便調任原上海大眾華南區營銷總監薛正華為名爵總經理執行助理,協助銷售工作。 2008年3月名爵3 SW上市。據上汽內部透露,雖然這是款新車,但改動不多,不像榮威的新車型那樣。很快,這款小車就敗下陣來,此後名爵便少有起色。 考慮到MG的發展方向,我們需要對這個品牌做新的補充。上汽乘用車相關人士表示。上汽乘用車已經將MG名爵納入其中,榮威和名爵的各個部門都合二為一,統一管理。 據上述人士透露,新的MGLOGO是由產品部門設計的,將用於即將上市的新車MG 6,為瞭使這個LOGO看上去更年輕、時尚,去除紅色,改為銀色,更加有立體感。而MG的品牌定義為個性,創造力,氣質,這樣做的目的是,吸引更年輕一代的車主。 不過據記者瞭解,此前,對MG品牌的定位曾經有過兩次。 在南汽未被收購之前,MG名爵的車主定位於25~40歲之間,中產主流精英、社會的中堅力量,有一定的教育基礎和文化修養;與當時榮威的定位:30~45歲、大專以上學歷、成功人士、生活有品位、有車懂車、將購買第二輛車的人,相似度很高。在此後的競爭中,兩者也產生瞭爭執。 在兩傢合並後,上汽對名爵的品牌定位有瞭更改,MG偏向於個性、運動、激情。一位上汽內部人士曾私下告訴記者,上汽就是要使榮威偏於商務車,MG偏於個人購買。這樣的說法,看上去更像MG有意避開榮威的主流車主。不過,這樣的定位在此後的銷售中並看不出實質的推動。 MG產品將有很大的更改,並且和榮威一起在臨港生產。上述人士說。而在配置上,MG 6和榮威550搭載同一款發動機。 不過,如果配置相同發動機,品牌定位就需要更加清晰,不然“個性”的名爵依然面臨市場的挑戰。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