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自設分行模式更適合中資銀行進駐非洲市場

自設分行模式更適合中資銀行進駐非洲市場

自設分行模式更適合中資銀行進駐非洲市場


  對中國銀行業來說,開拓非洲的金融市場已經開始瞭。截止到2009年底,進出口銀行的資產高達1160億美元之巨,而它在非洲的資產約占所有資產的1/3。中國在非洲地區的放貸額已達200億美元。現在的問題是中資銀行進入非洲市場的模式是收購非洲本土銀行,還是自設分行?

  首先,非洲本土需要金融服務的人還是不多,所以一旦擴大經營規模就可能遭到瓶頸。在非洲擁有750多傢分行的Ecobank就遭遇瞭擴展過快、盈利不足的難題。而收購模式的優勢也就在於擴大在非洲的網點。對於中資銀行,包括非洲本土銀行,最大的客戶還是在非洲從事海外資源開發和基建項目的中國企業。例如,南非標準銀行就在北京中國工商銀行總部的對面開瞭自己的辦公室來尋找中國客戶。而工商銀行雖然持有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份,但沒有投票權,無法實施影響力。工行進駐標準銀行以來,在非洲本土也僅僅獲得博茨瓦納的一個發電站項目。

  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行長李愛華就支持自設分行走進非洲的方式,因為自設分行可以很好地執行總行的發展戰略,而且便於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而且有利於全球銀行品牌的建設。總而言之,因為,目前中資銀行的主要客戶還是在非洲經商和做項目的中國企業,所以自設分行的模式更適合中資銀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