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政績的“硬掛鉤”應盡早在全國推行 |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公佈,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 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區(縣)長負責制;重慶、廣東、遼寧、湖南等政法部門全力做好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偵破工作,嚴懲並公佈瞭毒豆芽、墨汁粉條、染色花椒等一批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吉林開通24小時投訴舉報熱線,聘請1300名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四川統一發佈各食品監管部門、公安和紀檢監察部門舉報電話;廣西加大投入力度,給監管一線增配瞭快速檢驗檢測設備,用於快速篩查有可能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北京市明確對列入非法添加及其他食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黑名單的企業在京投資實施限制措施,相關責任人不得再從事食品生產經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求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的餐飲單位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並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 以上政策措施中,將食品安全與幹部政策考核掛鉤是最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的辦法,然而遺憾的是,這種掛鉤的做法隻在少數地區執行。從國內極為普遍的食品安全問題來看,極有必要在全國推廣食品安全問責制!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