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幣保單走灰色地帶曲線北上 面臨兩大隱憂 |
內地與香港簽署《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帶動香港市場各種人民幣投資產品紛紛湧出。不過,由於目前香港投資內地的渠道有限,不少創新也在走灰色地帶。安邦研究人員註意到,交通銀行在香港就在促銷一種5年期儲蓄保單,以吸引香港的人民幣儲戶。目前人民幣保單在香港熱賣,市場急欲推出新產品應市。但由於人民幣投資苦無出路,於是行內人士另辟門路,力爭以分保的方式,把手頭的人民幣委托內地再保險商轉往內地投資,希望既可以分散風險,又可以爭取較佳回報。 不過,這種形式也有一定風險。中銀人壽行政總裁蔡中虎認為,借內地保險商承擔分保業務屬於跨境貿易,需要中國人民銀行等批準;況且母公司中銀香港身為清算行,需當模范角色,不宜參與類似業務。 面對此灰色地帶,市場人士認為,就算最終內地監管機構大開綠燈,此項業務仍潛伏兩大隱憂:一是涉及交易對手的信貸風險。中再保集團在內地市場獨大,外資保險界或港商爭相委托其承保,風險未免過於集中。二是中再保缺乏信貸評級,這是另一種風險。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