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怎樣培養豁達開朗的情緒? |
對於經理人個人而言,豁達往往會讓自己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寬容朗則是創造和諧氣氛的調節劑。所以說,豁達開朗是引起他人愉快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一大法寶。豁達開朗的經理人通常比較寬容,能夠對他人甚至員工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為以至宗教信仰、種族觀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會輕易把自己認為"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於他們。這樣的經理人即使不同意別人的觀點或做法,也會尊重別人的選擇,給予別人自由思考和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經理人豁達、開朗是實現自我滿足的源泉和令人產生輕松愉快從而贏得員工、客戶喜愛的重要因素。因為,豁達開朗能使經理人實事求是地、坦白真實地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的事業、自己的行為與企業目標的關系以及自己的評價。而且還敢向自己和他人公開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勇於讓別人瞭解自己,善於自我認識,敢於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獲得一個真實自我的反饋。對經理人而言,這有利於激活其創造性的愉快的心境來代替憂鬱、苦惱的情結。 經理人豁達開朗從積極方面看,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平衡、激勵、信息和智能四個方面。 平衡心理功能 經理人的情緒化反應和普通人一樣,往往與心理失去平衡有關。這時,適當調整情緒是心理平衡的基本方式。 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攻擊就是通過情緒的宣泄來求得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許多經理人在事業受挫或與人生氣時,即用大喊大叫甚至動手打人來解心頭之氣,以便緊張情緒得以松弛。但顯然,經理人是絕對不可以隻用簡單的攻擊方式來求得心理松弛,而應該充分考慮到各種管理方式可能產生的後果。因為經理人還肩負重任,職位放大器原理會把經理人的任何情緒的影響都會加以放大,所以經理人表達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是不自由的。下面介紹一種適當調節經理人情緒、以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內化。 內化是指把情緒轉化為內心深處的一種強烈的情感。內化的過程是把情緒宣泄的能量積蓄起來,然後讓它逐步釋放,成為一種內心深處的力量源泉。這不僅保持瞭心理平衡,而且給心理活動註入瞭生機和活力。經理人在創業實踐中必然經常遇到情緒的波瀾,這時用什麼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往往成為對經理人理智程度的考驗。成熟的經理人總是對情緒加以控制,使之內化成為一種強烈的情感。經理人情緒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如果沖動起來不加控制,可能產生毀滅性後果,這時心理雖然因能量釋放而求得平衡,但也因此而失去活力;如果經理人把情緒沖動的能量轉化為內心深處的情感,轉而以一種積極的豁達與開朗情緒去面對,那麼,心理狀態就會顯現出既平衡又充滿活力的狀態。 激勵行為功能 沒有情緒的經理人是不存在的,沒有情緒沖動的經理人也不見得是卓越的管理者。其實,作為充滿活力和熱情、為瞭理智和信仰而奮鬥不息的經理人,往往是一些充滿激情的人。這說明,情緒也具有激勵功能。也就是說,適度的情緒放松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有利於提高工作效宰。這是因為人的活力也需要激發,缺乏這種激發就像泄瞭氣的皮球。經理人豁達開朗的情緒就是這種激發因素之一。當他們的情緒表現為豁達開朗時,心理上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產生一種激勵與感染他人的力量。 信息交流功能 經理人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中,必然會與周圍的人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進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而豁達開朗的情緒則在這種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理人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和意圖,不便於或者不可能用語言來表達,這時經理人豁達開朗就發揮著透露和示范經理人內心信息的獨特功能。 有時經理人示意下級做某些情緒上的調適,這時聰明的經理人往往用豁達開朗的情緒的表現來暗示下級。善解人意的下級,就從捕捉經理人情緒變化的信息中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 在許多情況下,經理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信息交流就是在這種情緒暗示中完成的。特別是對許多敏感問題,語言表達不太方便,情緒變化往往成為經理人與員工之間心靈溝通的方式。 促進智能功能 情緒和情感在人們的心理活動中具有明顯的促進智能的作用。經理人情緒和情感對促進知覺選擇、註意力集中、記憶和思維的活躍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經理人情緒對某一事物特別敏感,表明這一事物對他們格外重要,這自然會促使經理人穩定地註意這一事物,可能會排除別的信息幹擾,全神貫註地註意該事物的一些信息,而且會對自己有興趣的信息具有十分準確的捕捉能力,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信息往往缺乏敏感。豁達開朗有利於儲存這種體驗,從而對其細枝末節也有瞭掌握的力量。 記憶作為經理人貯存信息的心理活動,同樣受情緒和情感的影響。-般說來,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都會毫不費力地記住,經理人的記憶活躍與否,也與情緒和情感有關。對自己經歷的往事,凡是激起自己強烈情緒體驗的,記憶便十分準確和清晰;而難以激起自己情緒波瀾的,則隨時間的久遠而消退。 思維活躍程度往往也與情緒變化有密切關系。經理人在分析、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中,情緒是否保持必要興奮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經理人在極度悲憤、痛苦、興奮時,思維明顯加快,甚至出現幻覺,有時會影響到思維的周密性,做出一些非理性判斷。經理人情緒處於抑鬱狀態時。思維的敏捷性往往下降,甚至略顯遲鈍。因此,經理人在決策時,思維需要活躍而縝密,這時情緒應保持適度的興奮,同時又必須保持穩定。思維的活躍往往來源於情緒的亢奮狀態,這時一些平常難以出現的直覺、靈感,往往會突然出現,甚至久思未果的事物也會有所頓悟。因此。經理人豁達開朗不僅是增加個人魅力,贏得員工、客戶喜愛的法寶,同時還是益智的一劑良方。 要想培養豁達開朗的情緒,經理人不妨參考下面幾個方法。 1.經營一個富有"戰鬥力"的團隊 經理人要培養豁達開朗的管理品質,首先要有一個富有"戰鬥力"的團隊來回應和激活。 二十幾年前,沃爾沃、豐田等多傢企業把建立充滿熱情的團隊引入他們的生產過程中,曾轟動一時,成為新聞熱點。團隊如此受人青睞,原因何在?事實表明,如果某種工作任務的完成需要多種技能、經驗,那麼由建立充滿熱情的團隊來做效果通常比個人好。團隊是組織提高運行效率的可行方式,有助於組織更好地利用員工的才能。在多變的環境中,團隊比傳統的其他形式的穩定性群體更靈活,反應更迅速。團隊的優點是可以快速地組合、重組、解散。 現代企業所需要的是經理人在本質上做出徹底的轉變,隻有徹底轉型為更有正義感、更相信人格、更具服務熱誠、更值得依賴以及更充滿人情味的時候,才能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經理人豁達開朗的情感,似乎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但卻是經理人與他人之間聯系的紐帶。在平凡的工作中,對團隊員工註入豁達開朗的情感,溫暖員工的心房,使團隊的員工都有一種賓至如歸、至親至友的感覺,才會使員工產生信任、犧牲和忠貞。通過長期的"感情投資"進而產生一種"情感效應",為企業生存與發展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員工能夠自如地、輕松地、愉快地去工作,而不是受到壓抑,好像自己是當牛做馬。 熱愛工作、關懷員工的人一定能夠得到員工的擁戴。經理人為瞭更好地調動團隊的積極性,激發團隊成員的熱情和幹勁,應不失時機顯示出關心和體貼。例如,你的員工得瞭一場大病,請瞭半個多月的病假在傢養病,當他恢復健康頭一天來辦公室上班時,難道你對他的到來會面無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客套,投有真誠的問候話語嗎?記住:良言一句三冬暖。 豁達,可以維持團隊;開朗,可以維持企業;豁達開朗,可以改變你的整個世界。 2.做個胸襟寬廣的人 作為職業經理人,要正地做到豁達開朗,就必須氣度宏大,胸襟寬廣,因此需要學會"容人",這是具有豁達開朗情緒的管理能力的前提條件。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容人之短 經理人用人時要用人之長,客人之短。事實證明,凡是能寬容人短處而大膽用人長處的經理人,多能成就一番事業。一些才能出眾的人,其缺點往往也較突出,正所謂"有高峰必有深谷".經理人在選人用人上,應該切忌求全責備。為此,也要具有用人不疑的胸懷,即選用一個人後,應該對其以誠相待,切忌猜疑。這是容人之短的一種深層表現,也是獲得豁達開朗情緒的思想基礎。 容人之才 經理人要善於容忍那些才能高於自己的人。人各有所長,又各有其短。作為企業的管理者,經理人的能力通常高於員工,但員工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則可能超過經理人。如果能把某方面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緊緊團結在身邊,就會培養出取各傢之長於一身的素養,使自己離成功更進一步。經理人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績效,就應能容人之才,把那些有能力的人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合力,共鑄成功。 容人之過 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作為經理人要容許員工犯惜。犯瞭錯誤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正視錯誤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敏捷。而且,容人過錯可以調動犯有過錯員工的積極性。在一些優秀經理人那裡,甚至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失利的員工優先。看起來這種做法似乎有悖常理,其實卻不失為一種超前理念。因為有過錯的員工往往比有功勞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難的工作。容忍有過錯的員工本身,對有過錯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強大的激勵力量,就足以使其一躍而起,創造出令人驚嘆不已的成績。特別是他們犯錯誤而受到社會歧視和冷落之後,其最大願望往往就是恢復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重新獲得同事的認可與社會的肯定,經理人一旦提供這種機會,他會感激經理人的尊重和信任,從而會迸發山超乎常人的熱情和幹勁,完成常人難以完成的任務。 |
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
經理人怎樣培養豁達開朗的情緒?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