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十二五”規劃已通過論證 |
據報道,《國傢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已於近日通過專傢論證,經修改完善後將按程序上報。環保部和國傢發改委在北京聯合召開的規劃的專傢論證會上明確指出,新的規劃將加強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維護環境安全,實現安全發展。將核與輻射、重金屬、危險廢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化學品等作為防范環境風險的重點領域。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提法將核與輻射列為防護環境風險重點領域的首位,顯然受到瞭日本核輻射和公眾恐慌的影響。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可能以此為契機重新制定與核安全有關的國傢標準。目前中國采用的各種環保標準在某些方面與世界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目前執行的《中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對於飲用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規定就比較籠統,僅規定瞭飲水中α射線、β射線的上限值,沒有像日本等國一樣規定碘、銫等每種放射性物質的上限值。這雖然不會危害人的健康,但由於國傢沒有規定,地方上就不可能大量購買可檢測放射性碘、銫的精密設備,一旦發生核泄漏,在檢測輻射物質很可能出現設備不足的問題,造成處置的混亂和公眾的恐慌。 安邦認為,中國在環保上屬於起步較晚的國傢,制定環保標準往往采用拿來主義,再結合國情予以調整。但引進標準之前,對於發達國傢制定標準背後的各種考慮一定要吃透摸清,否則寧可直接采用國際標準。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