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價格的走高有基本面的支撐 |
最近數月,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持續走強。對此,摩根士丹利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侯賽因·阿裡迪納指出,在投機性多頭頭寸接近創紀錄高點之際,庫存嚴重吃緊,某些情況下甚至迫近歷史低點。 在美國,玉米歉收已促使農業部下調瞭對玉米收成的預估值,從每英畝164.7蒲式耳的創紀錄水平下調至每英畝155.8蒲式耳,而且可能進一步向下修正。即使能夠實現目前估計的收成,美國的玉米庫存也將下滑至年需求量的6.7%這一難以維系的水平,而全球近60%的玉米出口來自美國。考慮到美國國內對牲畜和乙醇的需求日趨增長,加上在新興市場收入強勁增長的支撐下,玉米出口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美國農民明年至少要擴種250萬英畝玉米,才能讓供需狀況穩定在今天已然吃緊的水平上。 在短期內,玉米價格至少要(從當前的每蒲式耳5.60美元)上漲到每蒲式耳6美元,甚至可能是7美元,才能抑制需求並激勵農民去種植玉米,而不是大豆、棉花和小麥。不過,這很可能會擠占大豆的種植面積,因為總種植面積已然逼近歷史高點。這最終將推高大豆價格,因為隨著產量下滑,大豆的供需也將吃緊。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