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實際控制人聯手隱身坐莊多倫股份 |
通過合夥出資投資公司,而後利用信托私募產品的投資顧問分級機制隱身;采用次級受益人模式杠桿融資,再大量買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抬高股價,期間賦予上市公司資本故事,再將股權反復質押融資,多倫股份(600696.SH)驚現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 隨著天津信托天信沐雪巴菲特一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沐雪巴菲特一號)的提前清盤,投資顧問江蘇沐雪、受益人深圳凱雷及背後的湖北精九和廣東鴻遠、發行中介天津信托三方的口水戰最終暴露瞭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鮮言操縱自傢股票的事實。一場謀劃已久的資本局也浮現在投資者面前。 最短命陽光私募 從2012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至2013年2月21日宣佈終止,天津信托發行的沐雪巴菲特一號存活於資本市場僅僅87天,從而擁有瞭最短命陽光私募產品的稱呼。 但這短短的87天,沐雪巴菲特一號卻創下瞭多種奇跡:創新型的私募、信托合作平臺做股票配資;創立第五天宣佈舉牌新潮實業(600777.SH);投資顧問無權決策投資,次級受益人決定投資方向。 據天津信托公佈的資料,2012年11月27日,規模為6億元人民幣的沐雪巴菲特一號正式成立,認購方主要有兩方: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認購39980萬元,成為優先級受益人;深圳凱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深圳凱雷)認購20000萬元,成為次級受益人,投資顧問為江蘇沐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沐雪)。 2013年1月28日,天津信托公告稱,有來自湖北精九的人員向天津信托反映,深圳凱雷的執行合夥人變更為深圳沐雪和廣東鴻遠,要求由其代替江蘇沐雪擔任投資顧問。同時,湖北省荊門市公安局以江蘇沐雪涉嫌詐騙為名,向公司調取該信托計劃相關材料。 隨後,湖北警方對江蘇沐雪實際控制人沈小平、法人代表曹珊采取拘留措施。 1月31日及隨後的三天,湖北精九、廣東鴻遠方面20餘人來到天津信托門前路邊,打橫幅、占路,以示投訴與抗議。並對媒體表示,投資顧問江蘇沐雪及發行中介天津信托違規將高達1.4億元的募集資金擅自拆借給幾名自然人。 而江蘇沐雪方面則指責深圳凱雷及其背後的合夥人涉嫌內幕交易,違背產品投資協議。 2月1日,天津信托啟動沐雪巴菲特一號受益人大會程序,經優先受益人和次級受益人投票表決,一致同意沐雪巴菲特一號提前終止,並由受托人按照次級受益人的指令操作變現。 至此,號稱要發行60億元規模的陽光私募信托沐雪巴菲特一號在成立後87天就退出瞭歷史舞臺。 然而,事件的發展卻並未因此終止,沈小平、曹珊依然處於被拘留狀態,隨著口水戰升級和媒體的不斷挖掘,整個事件背後的主角一一浮出水面,《中國經營報》記者經過多方調查得知:深圳凱雷不穩固的合夥結構早已註定瞭沐雪巴菲特一號的結局,而背後更是隱藏著多倫股份歷任實際控制人謀劃已久的資本局。 次級受益人隱身掌控沐雪巴菲特一號 2012年12月4日,新潮實業公告稱,收到湖北精九投資有限公司告知函,截至2012年12月3日,湖北精九通過沐雪巴菲特一號信托賬戶與一致行動人張拾根,由二級市場累計購入公司股份312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其中,沐雪巴菲特一號購入2365萬股,張拾根則隻購入瞭764萬股。 而此時僅僅是沐雪巴菲特一號成立後5天。更為蹊蹺的是,告知函是由湖北精九發出,而不是由“沐雪巴菲特一號”的投資顧問江蘇沐雪或發行人天津信托發出。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由此開始,對沐雪巴菲特一號實際掌控人的質疑多有出現。 一位熟知該事件的私募圈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私募信托產品中,有的投資顧問隻是掛名,收取一定的管理費,決策權還是私募本身,這也是私募陽光化的一種變通方式。 另據媒體報道,沐雪巴菲特一號類似於傘型信托,采取瞭雙層的投資顧問模式:天津信托與江蘇沐雪簽有投資顧問合同,由江蘇沐雪方面向天津信托發出投資建議;江蘇沐雪又與湖北精九、廣東鴻遠等合夥人簽有投資顧問協議,合夥人按協議可以向江蘇沐雪發送投資建議。 名為建議,實際上在不違背信托協議的基礎上,執行方必須采取合夥人的投資決策。前述私募圈人士告訴記者。 而作為次級受益人,在投資的同時也按照相應比例獲取瞭投資權利。 據江蘇沐雪方面透露,在沐雪巴菲特一號的實際募資過程中,深圳凱雷方面作為信托計劃次級受益人的2億元出資,其中湖北精九出資1億元人民幣,廣東鴻遠出資4000萬元,其餘幾名合夥人出資6000萬元。 相對應的這些合夥人兼次級投資顧問獲得瞭3倍杠桿融資:湖北精九可對信托計劃中的3億元資金發出投資建議,廣東鴻遠可對1.2億元資金發出投資建議。各傢次級投顧相對應指示的資金,分別列為不相關的子單元,受到交易系統的監控。 而據記者從深圳工商局獲得的資料,深圳凱雷共計有3個法人、6個自然人以有限合夥或普通合夥的方式組成,出資額最多的為自然人陳建勇,出資5億元;湖北精九出資1億元占比10%,廣東鴻遠出資4000萬元,占比4%,江蘇沐雪實際控制人沈小平私人出資1.6億元,法人曹珊出資9500萬元,另兩者在深圳成立的深圳沐雪股權投資公司出資500萬元。以及其他自然人出資,共計10億元。 沐雪巴菲特一號的認購結構中,中行上海分行是優先級,沒有投資決策權,而深圳凱雷認購的2億元則並非以其本身的投資結構按比例出資。前述私募圈人士認為,這種出資結構就必然導致沐雪巴菲特一號不穩定,真正掌握著6億元信托的實為湖北精九和廣東鴻遠。 疑似坐莊 成立僅僅5天,舉牌新潮實業就讓這隻私募信托產品遇到瞭協調危機。 據江蘇沐雪稱,在信托產品設計協議中,明確規定瞭投資股票不得超過總股本5%的紅線。 為何突然買入新潮實業,且已違背信托協議的方式舉牌,湖北精九的此項投資決策盡管招來江蘇沐雪和天津信托的不滿,但並未引起太大波瀾。 雙方經歷堵路鬧劇及口水戰後,一份沐雪巴菲特一號交易流水才真正揭開湖北精九背後的投資迷局。 2012年11月27日,沐雪巴菲特一號成立的當天,湖北精九方面指示的交易子單元,開始大舉買入多倫股份。此後除瞭大筆買入,還有大筆賣出。 該流水單顯示,沐雪巴菲特一號交易多倫股份最後的一單是發生在2013年1月25日,收盤後,湖北精九的交易子單元,共計持有多倫股份10,138,999股,實際上,湖北精九的總交易量,遠大於這個持倉數字。 這一數據意味著其持有多倫股份的股票市值超過7000萬元。 記者查閱多倫股份資料發現,鮮言通過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控股多倫股份,共計持有4000萬股,占比11.75%。 記者從湖北工商局查詢的資料顯示:湖北精九投資註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括實業、商業、能源、酒店、股權等。其中,執行董事鮮勇持股90%、執行董事饒玉秀持股10%,鮮栗為總經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不過,記者從變更項中發現,名為鮮言的自然人曾是湖北精九90%股權的持有人。 而據媒體報道,前述湖北精九的執行董事鮮勇、鮮栗為鮮言的直系兄弟。江蘇沐雪方面也表示,在信托產品設計及後續管理過程中,鮮言一直作為臺前人與各方聯系。 也就是說,鮮言通過湖北精九大量買入自己實際控股的公司。 根據《證券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縱證券市場: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證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即使鮮言不是湖北精九的實際控制人,但其直系兄弟買入多倫股份,也構成關聯關系,應該披露。 但記者查閱多倫股份相關公告,並未發現任何有關此次二級市場投資的信息。而記者多次致電,也均未獲得答復。 自2011年12月6日至2012年7月3日,多倫股份先後經歷瞭兩次實際控制人變更,資本玩傢陳隆基(先正和股份實際控制人)通過減持、轉讓等方式,清空瞭股權,而接盤人為自然人李勇鴻。 而據媒體報道,李勇鴻與廣東鴻遠法人代表陳建勇為表兄弟,名義上法人是陳建勇,但實際控制人是李勇鴻。 李勇鴻與鮮言的交集並不僅僅停留在同為深圳凱雷的合夥人這一層上,或者說,這一層關系為後話。 2011年12月6日,李勇鴻接盤後,承諾12個月內不轉讓股權,但僅僅過去不足半年,多倫股份再次發生瞭股權轉讓。 2012年6月,鮮言以3.4億元的價格,折合每股8.6元,成為多倫股份控股股東多倫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這一價格相比李勇鴻3.6億元的接盤價,少瞭2000萬元,也就是說,李勇鴻控股多倫股份半年,賬面虧損2000萬元。 因違反承諾,李勇鴻受到上交所公開譴責。 更為蹊蹺的是,鮮言接盤後一個月,就遭到證監局立案稽查,不過,至今尚無結果出來。 沈小平深圳凱雷的成立,讓鮮言、李勇鴻再次走在一起,沐雪巴菲特一號最終的清盤結局,也由此註定。 抬高股價保質押 盡管通過各種手法隱藏,湖北精九大手筆買入多倫股份的違規事實卻依然有跡可循,不過,其冒險買賣自己股票的真實目的卻是為何? 記者翻查多倫股份歷年公告發現,早在陳隆基時期,多倫投資持有的多倫股份股權就長期處於質押、解除質押、再次質押的循環。 2011年4月11日,多倫投資將原質押與華夏銀行的2500萬股流通股解除質押,但依然有9700萬股處於質押狀態。 該年10月20日,屢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之後的陳隆基將最後的4000萬股再次質押給渤海信托,質押期為18個月,即到2013年4月19日到期。 當日多倫股份收盤價為9.11元/股,一般情況下,指數類股票質押的折價率為50%,ST股、業績差的為3折。平安信托一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而警戒線一般為質押價格的150%,低於警戒線就需要補充抵押物。 按照最高5折計算,陳隆基這部分股權的質押警戒線為6.83元/股;而按照最低3折計算,質押警戒線為4.09元/股。 而在此後的兩次轉讓過程中,這部分股權並未解除質押,也就是說鮮言控股多倫股份的4000萬股目前仍處於質押狀態,而其接盤後至今多倫股份的走勢來看,長期處於7元區間。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而在湖北精九大筆買入的區間內,多倫股份收盤價不足7元,處於警戒線邊緣。 多倫股份作為地產股,2012年幾乎沒有收入,業績低迷股價下跌,質押的股權隨時可能被清倉。前述私募圈人士認為,這是湖北精九大量買入自傢股票的原因所在。 而陳隆基、李勇鴻、鮮言這半年三任實際控制人的更迭中,似乎都同時在為多倫股份講述資本故事,陳隆基任期內,多倫股份經歷瞭眾多資產的剝離,留給多倫股份的僅剩湖北和上海兩個地產項目,其中後者基本售完。李勇鴻上任後,表示多倫股份要進軍礦產,最後無疾而終。 前述私募人士認為,通過合夥出資投資公司,而後成立私募產品,再通過私募大量買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抬高股價,期間賦予上市公司資本故事,再將股權反復質押融資,最終通過坐莊自傢上市公司獲取股票收益。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
新舊實際控制人聯手隱身坐莊多倫股份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