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星期三

格力廢標案懸念:強勢董明珠“告”向廣東省委書記

格力廢標案懸念:強勢董明珠“告”向廣東省委書記

格力廢標案懸念:強勢董明珠“告”向廣東省委書記


  漸趨平靜的格力廢標案突然再起波瀾。

  董明珠的強勢外界均有所耳聞,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近期召開的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董明珠會將格力廢標案告到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那裡,而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一改往日的回避進行瞭強勢回應。

  雙方互不退讓,讓這宗簡單的訴訟案變得愈發遙遙無期。在格力的不依不饒下,這場曠日持久的民告官將如何收場?

  格力:串標圍標明顯

  事件要回到一年多以前。廣州市政府采購網顯示,2008年11月4日,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籌建辦公室委托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組織空調項目采購,廣州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同廣州市水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中建三局二建、廣州市美術公司、廣東省華僑建築裝飾公司共同競標。

  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在其網站上發佈的番禺中心醫院子包二項目說明顯示,門診樓變頻多聯空調器設備采購及安裝,包括室外機314臺,室內機1198臺,預算2220萬元。

  格力起訴書稱,11月5日,廣州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收到瞭來自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的《關於提交有關投標資料的原件予采購人核對的函》,被告知在11月4日的評標會上成為子包二的第一中標候選人。

  據格力的起訴書,11月10日,格力方面收到瞭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轉來的采購單位番禺區中心醫院籌建辦的情況說明函。說明函稱,評審中其委托的評標專傢認為中標候選人的投標文件有許多問題,現場反映,未被重視,之後再次認真核查《投標文件》,認為格力空調投標設備實質上不能滿足招標文件打星號條款。

  11月13日,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將格力空調的情況說明函發給番禺中心醫院和番禺區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但番禺中心醫院仍然認為格力空調招標設備不能滿足招標文件的要求,拒不確認該結果。

  格力起訴書顯示,11月14日,番禺區政府采購辦致函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提出按照有關規定對項目進行復審。11月18日復審後,格力空調被徹底廢標,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成為中標供應商,該公司的報價為2151萬元,比格力報價1707萬元多瞭400多萬元。

  這使得格力非常不滿。串標圍標的情況,我們覺得是很明顯的。廣州格力法務部經理陳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他們認為投標的條件是為某些人量身定做。

  他舉例,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過去關於空調的招標公告,對投標人的資格必須為制造商或其經銷代理商,這次是制造商或制造商對本項目授權投標的代理商。這次除瞭格力,全都是工程代理公司。

  另一個要求就是,投標人2007年以來有機場、地鐵、港口、鐵路等大型市政工程的設備供貨業績,你搞醫院,要求有醫院空調安裝經驗,無可厚非,你要求這個(上述經驗),到底是你需要呢?還是暗地裡對一些供應商的特殊認可?

  陳勇還稱,他們在2008年10月底接到瞭一個電話,但號碼沒有顯示,說這個項目格力願不願意合作?我們也不知道他是誰。問對方是誰,他就說是投標的。是我們投標代表接到的。這就是要我們陪標嘛。我們不會這樣做,也沒這樣做過,當時就拒絕瞭,他看我們很堅決,也沒糾纏。這個項目比較大,我們做瞭充分準備,心裡是很有底的。

  “專傢受到瞭幹擾。”陳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第二次與第三次評標中,專傢受到瞭不正當的幹擾。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市府采購中心:程序沒有錯

  實際上,在2008年11月7日,采購方番禺中心醫院就認為第一位預選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不符合招標文件中有星號標記的內容,有傳言稱,番禺中心醫院在評標時非常強勢,並且已在2009年完成瞭對門診樓空調的安裝。

  2010年2月4日,時代周報記者來到番禺中心醫院新址,現代化的門診大樓赫然而立,這是番禺區歷史上最大的衛生公建項目,一期總投資高達9.8億元。記者留意到,番禺中心醫院門診樓和住院部主體已完工,在門診樓外的兩部空調設備上面印有美的商標。該醫院一工作人員稱,該院於2009年9月全部搬來。

  我們不方便接受采訪。番禺中心醫院黨政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在與負責人電話溝通後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於該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他們不便透露任何信息,可去廣州市財政局瞭解情況。同時,對於記者提出招標中帶星技術條款的具體問題,她表示,院方對該技術問題不瞭解。

  事件另一當事方廣東石化因以高出格力400多萬元中標,而處於漩渦的中心。其實我們已說過多次瞭,我們是按國傢有關的法律法規參與市場競爭的。2月4日,廣東石化黨政辦一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我們這個工程做得非常好,你可以去查我們究竟有沒有資格參加機電安裝和設備采購。他表示,之前他們與番禺中心醫院沒有任何聯系,是按照正規程序操作。

  2010年2月5日,在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林志斌通過一位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轉達稱正在開會,暫時不能接受采訪。

  格力就是在炒作,該工作人員稱,招標程序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沒有錯就是沒有錯。 2月8日中午,記者再度撥打林志斌的手機,他表示在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

  時代周報記者又聯系瞭美的中央空調相關人士,他表示,美的不對此事件進行回應。

  專傢都給出瞭意見。番禺區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主任李穎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事是有法律法規的。

  我們沒有新的態度,還是以法律為準。2月8日,廣州市財政局辦公室主任李芳春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相信法律會給出公正的裁決。

  實質性條款之爭

  糾紛持續一年多依然沒能解決。

  2008年11月21日,格力得知被廢標後向番禺區財政局投訴,但被番禺區財政局以采購方番禺中心醫院認為格力公司的投標文件不滿足要求駁回。隨後,格力又向廣州市財政局提起行政復議,2009年9月18日,廣州市財政局作出決定,維持番禺區財政局的決定。

  2009年10月,格力向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對廣州市財政局提起行政訴訟,被以廣州市財政局並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裁定駁回。

  2010年1月9日,代理律師谷遼海將《行政上訴狀》通過特快專遞的形式寄給廣州中院,再次將廣州財政局推上被告席。

  我們已討論過的是否適格被告問題,沒想到會作為駁回的理由。廣州格力法務部經理陳勇感覺很意外。

  我們上訴,第一是想討個說法,第二是想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格力電器(24.28,0.00,0.00%)副總裁望靖東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格力在招標過程中沒有任何問題,第一次評審時,相關問題也有提出來,後來的答疑專傢也認可瞭。

  事實上,此前有媒體指出,美的在中央空調的市場份額上要高於格力,格力沒有中標並不意外。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對此,望靖東表示,廣東石化報價貴在服務上面,而格力的服務報價隻有4萬塊。既然你產品好,為什麼要400萬的服務費呢?是不是意味著要長期維修?望靖東說。

  廣州格力代理律師谷遼海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說格力敗訴是不科學的,因為之前僅僅是裁定,還沒進入實質性審判。我們沒有說要放棄,委托方(廣州格力)和我們的立場都是很堅定的。他認為,關鍵是現在還沒有立案,如果立案瞭,司法機關去查的話,還是很容易查到的,因為所有過程都有錄像監控。

  據時代周報記者瞭解,格力的訴訟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廣州市財政局進行的行政訴訟,二是對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提起的民事訴訟。

  對於格力指出的問題,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公開回應說,廣州市財政局經過行政復議認定瞭番禺區財政局的決定:廣州格力招標書不能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

  所謂實質性要求,張傑明解釋,就是格力空調的標書中對實質性的條款沒有響應,而規則要求這些項目是必須有實質性響應的,否則就作為出局的依據。

  他稱,當時他發現行政復議的時候用的是同一批專傢,就要求重新組織再評。通過政府采購中心再次隨機抽取數位專傢復議瞭一次,結果仍然是格力不行。

  對於招標過程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的問題,張傑明表示,在格力投訴後,監查部門已經調查過此事,沒有發現問題,也沒有證據顯示作弊。

  以苛刻的眼光來看,廣州市財政局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不妥,都找不到一點瑕疵。張傑明說,格力確實進入瞭第一輪,但業主單位認為格力的標書是個廢標。經過兩輪專傢確認,格力還是出局瞭,他說,這個過程是合法合規的。

  其實這件事情太簡單不過瞭,我都不願意去多辯解, 張傑明說,你們想想格力為什麼告財政局?我相信你們成年人都有判斷力吧。

  對於招標要求實質性條件必須作出響應的,如果競標方對任何一個實質性條件沒有響應無疑就是廢標,不管報價高低。 廣東省合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忠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於沒有接觸這方面材料,所以誰是誰非不好作評論。

  陳忠的話與張傑明反復強調的條款響應不謀而合,即如果格力沒有響應實質性條款,那必然出局。

  然而,格力在辯稱已經響應該條款的同時,欲從暗示招標的暗箱操作來推翻整個招標。

  不過格力總部與格力經銷商的關系似乎有些微妙。董明珠估計是被經銷商推上去的。一傢電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該事件是格力廣州經銷商的事,與格力電器關系不大。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格力全國有1萬多傢專賣店,銷量占格力國內總銷量70%-80%,所有格力空調專賣店全部是由經銷商自己建設的,而持有格力電器股份的經銷商專賣店占瞭相當大的比重。

  擁有可控的渠道對於企業極為重要,2009年12月22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減持格力電器股份,轉讓近10%的股權引進格力經銷商作為戰略投資者,與經銷商建立產權關系,從而將其牢牢綁定。

  但在中央空調市場上格力的表現並不突出。據《中央空調資訊》發佈的《2008年度中央空調行業發展報告》,大金、美的、約克3大品牌位居前3位,全年回款分別達59億、30億、28.5億元,而格力回款隻有19億元,位居第6位。

  中央空調資深觀察傢張彥斌對媒體表示,中央空調與傢用空調市場差異很大,企業不能簡單地將傢用市場經驗搬到中央空調市場上,否則會在經營思路和管理手段上遭遇尷尬。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而格力一直強調的報價優勢在政府采購上是否成立也受到質疑。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林志斌此前曾公開表示,政府采購中價格並不是唯一標準,綜合評分包括瞭價格、技術和商務條件。

  格力究竟是炒作還是真受瞭委屈,令市場留下諸多懸念。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