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編辦“督辦”發改委“削權”明細4月為限 |
李艷潔 在減少1/3以上的政府審批事項成為新一屆國務院向社會的執政承諾之時,審批權最為集中的國傢發改委終於受到重點照顧。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下稱中編辦)綜合司司長李章澤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的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釋放制度紅利講座上稱,中編辦已經要求國傢發改委在4月底之前,列出詳細的審批權減少和下放清單。 按照工作職能,中編辦負責審定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各類機構的工作職能方案。根據相關工作安排,4月10日前,中編辦已經要求國傢發改委確認取消和下放審批權限的科目和種類。目前,在取消和下放的科目中,大型建設項目有關的審批是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中編辦亦與其他國務院組成部門逐個溝通削減和下放審批權的有關事宜。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時,中編辦已經依次清理出總計600餘項需要取消和下放的審批權,其中既包括各部門的直接審批權限,也包括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過程中附帶的審批權。不過,在此過程中,中編辦遇到的討價還價並不鮮見。 發改委削權4月為限 目前中編辦與國傢發改委商定的削權、放權內容,主要以大型建設項目審批權和投資審批權為主,取消一批、下放一批是基本原則。 北京西城區三裡河一帶的月壇南街,是跑部錢進的地方官員們熟知的所在。每當中央政府開放投資閘門時,這裡便會變得門庭若市。這裡就是國傢發展改革委的所在,在中國的官場,向來有計委(發改委)大院出高官的說法。 集中眾多的與經濟建設有關的審批權,使脫胎於原國傢計委的國傢發改委被形象地稱作小國務院。《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下稱目錄)是國傢發改委行使審批權的基本法律依據。在目前執行的2004年版目錄當中,須由政府審批的項目約占20%以上,遠遠高於成熟市場經濟體7.5%的比例。 4月10日前國傢發改委要確認取消和下放哪些審批權,4月底還要列出一個詳細的審批權減少和下放的清單。李章澤表示。這是歷次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調整工作中,為數不多地針對某一部門提出削權和放權的時間表。 實際上,從2009年開始,國傢發改委即已開始對2004年開始執行的目錄進行修訂,但歷經近5年之後,以減少和下放審批權限為基本原則的目錄修訂工作仍未完成。而在2008年政府機構改革審定國傢發改委三定方案時,減少對微觀經濟幹預業已成為基本原則。 記者瞭解到,按照目前中編辦與國傢發改委商定的削權、放權內容,主要以大型建設項目審批權和投資審批權為主,取消一批、下放一批是基本原則。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歸口發改委管理的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表示,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和產能過剩項目的審批權不會下放。 李章澤表示,2008年機構改革時中編辦做瞭很多調研。一方面計劃經濟的痕跡很明顯,還是過去的管理理念。另外一方面,束縛瞭整個社會的活力,讓地方政府想做點事很難。 600餘項審批待清理 中編辦已經清理出600多項行政審批項目,目前就有30多個部委涉及的投資審批事項,未來將下放給投資主體和地方政府。 與督辦發改委“削權”、“放權”的工作同步,中編辦也正在著手其他政府審批權的清理和下放問題。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本屆政府要減少三分之一審批項目,目前各部委有1700項行政審批權、200項得到授權的審批權,總計有1900項左右的審批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編辦已經清理出600多項行政審批項目,目前就有30多個部委涉及的投資審批事項,未來將下放給投資主體和地方政府。李章澤說。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在今年兩會期間談及行政審批權時表示:創辦一個食品企業,至少要花大約三四個月時間去申領食品生產許可證。不僅如此,如果同一設備生產另一類產品,又要重新申領,耗時又耗力。 宗慶後表示,審批制度存在很多不規范之處,產生瞭很多暗箱操作行為,容易滋生腐敗。由於許多行政審批程序規定企業提供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審查意見或檢驗結論,導致一些中介機構取得瞭類似行政審批的權力,把隱形政府的隱形審批權當成掠取暴利的工具,敗壞瞭社會風氣,阻礙瞭經濟的正常發展。 李章澤稱,在調研、溝通過程中,很多部委都會討價還價,這是改革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 實現簡政放權 政府部分審批權轉由一些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承接,如行業協會、鑒定評審機構和各類社團,有些組織反而變成瞭狐假虎威的二政府,行政審批權異化現象需要警惕。 在研究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要理清社會、市場、公民的關系,政府還是這麼管下去,老百姓沒法活,企業沒法活。李章澤表示,所以需要向社會、市場、企業放權。 記者瞭解到,這次涉及政府職能轉變的三項改革之一,就是落實企業和個人的投資自主權,保護調動大傢積極性,除瞭涉及國傢安全公共安全重大項目之外,其他都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減少審批,落到實處。還有一些重要審批一定要公示,減少流程。但亦有人擔心,下放後給地方政府太大的權力,可能會產生更大的腐敗。 李章澤透露,會有一系列跟進措施。要發揮地方政府在特殊管理方面的作用。已經列入國傢規劃需要審批的項目,總體上不要再批。對國傢補助的一些投資項目,現在也管得很細。以前是審批,現在是監督管理檢查。 其他兩項包括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許可,最大限度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非許可審批,真正降低門檻,擴大企業社會個人在生產經營活動的自主權;以及減少資質資格認定。 據瞭解,國務院部門直接頒發個人水平評價類資格書,共23項,包括房地產經紀人、企業法律顧問、審計專業資格等級等。此外,國務院部門對個人資格準入類的資格許可還有233項,占國務院部門全部許可項目的21%。 李章澤稱,資格資質證書名目繁多、考試多、證書亂、培訓亂、資費高。這次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依照行政許可法要求,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特殊技能的職業行業需要設定的資格許可之外,其他的一律給予取消。並且,今後政府不再組織評定、資格認定,由行業協會執行。 然而,一些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曾經指出,在行政體制改革中,政府部分審批權轉由一些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承接,如行業協會、鑒定評審機構和各類社團,有些組織反而變成瞭狐假虎威的二政府,行政審批權異化現象需要警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中編辦“督辦”發改委“削權”明細4月為限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