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ST上航待退市 劉紹勇的“止血”與“斷臂”

*ST上航待退市 劉紹勇的“止血”與“斷臂”

*ST上航待退市 劉紹勇的“止血”與“斷臂”


1月11日,*ST上航(600591.SH)完成瞭其在A股市場7年多時間裡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交易,將價格定格在7.27元。

根據之前擬定的*ST東航吸收合並*ST上航的股權交易方案,*ST東航與*ST上航於1月12日起停牌。隨著雙方吸收合並計劃的正式啟動,*ST上航退市一事已經步入倒計時。

這也意味著熱鬧瞭半年的東上戀,從程序上來說已經步入尾聲。但這似乎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個倉促間撮合的姻緣,在很多方面都還需要雙方的磨合。

東上戀隻爭朝夕

東航董秘羅祝平表示,目前合並換股和上航退市的工作已進入瞭法律流程,擬在22個交易日內完成。這也意味著,*ST上航退市的時間基本是在2月上旬。

東航集團黨辦有關負責人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月上旬,待合並換股及上航退市的工作結束後,集團屆時將披露整合東航和上航業務及資源的進展和計劃。

據瞭解,交易完成後,上航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進入東航,從而成為東航全資子公司,但將保留原上航的品牌、經營權、債權債務和合同義務,而上航將從上證所摘牌退市。

自2009年6月同城的東航、上航因重組事宜雙雙停牌,到獲得證監會批復,再到近日兩傢上市公司進入實質性換股階段,不過半年的時間。行政主導的東上戀雖有些姍姍來遲,如今看來卻是隻爭朝夕。

知情人士表示,有關方面希望東航與上航的重組能盡早落實,以保證上海世博會召開時的穩定和安全。為此,重組雙方很早就否定瞭*ST上航殼資源轉讓的可能性,就是為瞭不想讓重組工作拖得時間太長。

新東航針對上航資產的整合也已在馬不停蹄的展開。日前召開的東航集團2009年工作會上,東航集團董事長劉紹勇即表示,為加強東航、上航雙方業務領域的合作,集團成立瞭五個工作推進小組,以期在客運業務、貨運物流、機務維修、運行保障、地面服務等方面推進業務合作。

此前,東航剛剛與民航業最大的信息技術提供商中航信達成戰略合作,借中航信之力,整合東航、上航的離港、訂票系統。

新東航對上航的業務整合將是全方位的,包括對上航各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整合。羅祝平同時表示,目前上航還將保持獨立運營。

管理是道坎

隨著*ST上航的即將退市,上航原董事長周赤的歸屬也已明晰。周赤已於日前接任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同盛集團是上海市港口和航道建設的投融資主體,承擔著建設、開發洋山深水港和上海市內河航道的重任。

有消息稱,上航新任黨政一把手的職務目前已經落定,為東航股份公司黨委常委的唐兵。其之前在東航北京分公司任職總經理期間,東航在北京市場的占有率呈現瞭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

記者在1月13日就此項任命詢問東航黨辦時,其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仍無有關唐兵最新任命的正式文件。但據記者瞭解,唐兵目前已經到任,隻待合並換股和上航退市的法律流程走完,再由東航直接任命。

一直關註東航人事任免的民航幹部管理學院副教授鄒建軍認為,這將有助於新東航盡快理順公司的管理架構。由東航的人馬去接管上航的業務,可以盡早實現兩傢企業在企業文化層面的融合。

東航、上航合並之初,外界對其合並 東航、上航合並之初,外界對其合並前景的擔憂無外乎雙方的財務和航線重疊等問題。如合並前東航、上航均長期虧損,雙方的債務將給新公司造成巨大的財務壓力。另如東航、上航彼此的網絡重合較多,給新東航在如何優化航線方面帶來考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但在鄒建軍看來,這些都是短期的障礙,兩傢企業如何實現企業文化層面的融合,如何將目前的粗放式管理轉變為集約型管理,才是考驗此番合並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盡管同在上海,由於多來來企業性質和業務發展模式的不同,東航和上航在企業文化和管理層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事實上,東航的管理一直頗為外界所詬病,服務和效率也一直未能做到令人滿意。如何通過此次兩傢企業合並的契機,理順東航的管理,將是劉紹勇任上不小的擔子。

目標不是止血

上任之初,劉紹勇即制定瞭東航止血、斷臂、輸血、造血行動,並將目標定為2009年大幅減虧,2010年持平或微盈,2011年徹底盈利。但從公司的執行層面看,劉紹勇的目標遠非‘止血’這麼簡單。一位行業分析師評論說。

幾乎在*ST東航因合並換股停牌的同時,這傢公司還公告瞭向其江蘇子公司增資擴股的消息,使其註冊資本由人民幣8.8億元增加至人民幣20億元。此外,東航集團還和江蘇省政府簽署瞭《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的協議》,雙方同意以東航江蘇公司為平臺,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

東航還通過將寧波分公司更名為浙江分公司,加大瞭對浙江市場的運力投入。而這些都是劉紹勇親力促成的。中信建投分析師李磊表示,東航的這兩步舉措意在進一步理順長三角地區航空市場,與上海樞紐航空市場形成優勢互補。

劉紹勇之前曾表示,東航的很多內部結構需要調整,包括飛機結構、人員結構、市場結構等,如目前東航的很多人員和市場不匹配,大量的人員、飛機、機務是在河北、江西、安徽等地,但這些地方沒有市場。

李磊表示,包括之前加大對北京分公司的運力投入,東航目前在做的就是將這些資源調配到北京、上海以及長三角等優質市場,最終達到優化市場資源的目的。

面對與上航航線重合度高的問題,東航方面表示,將通過冬春航班時刻換季,將航線更好的進行利用。對於京滬線等一些熱門航線,將利用合並後公司運力充足的優勢,推出間隔時間更短的航空服務。

三大航空公司在基地市場的客運市場份額

公司新東航 國航南航
基地上海北京廣州
2006年50.10%38.30%53.20%
2007年48.50%39.10%50.70%
2008年46.60%39.80%49.00%

資料來源:民航總局機場統計年報、民航總局航空公司統計年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