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活性污泥膨脹的防治措施 |
所謂活性污泥膨脹是指活性污泥質量變輕,體積膨大,沉降性能惡化,在二沉池內不能正常沉池下來,污泥指數異常增高達400以上。 活性污泥膨脹,根據誘因可分為:因絲狀菌異常增殖所導致的絲狀菌性膨脹和因粘性物質大量產生積累的非絲狀菌膨脹。前者為易發與多發性膨脹,導致產生絲狀菌性污泥膨脹的細菌主要有:球衣菌屬,假單胞菌屬,黃桿菌屬,酶菌屬。污泥膨脹的對策,當在活性污泥系統產生污泥膨脹現象時,可按下圖所列程序對污泥膨脹的類型,誘因與性質進行調查,並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消除。具體措施說明如下: 措施A,投藥處理,能夠殺滅絲狀菌的藥劑有氯,臭氧,過氧化氫等,有效氯為10—20mg/l時,就能夠有效殺滅球衣菌,貝代硫菌:高於20mg/l時,可能對絮凝體形成菌產生危害,因此,在使用氯時一定要按投加量的允許范圍合理投加。而臭氧,過氧化氫等氧化劑隻有在較高的計量條件下才對球衣菌有殺滅效果。措施B,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硫酸鋁,三氯化鐵,高分子混凝劑等絮凝劑。 措施C,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實性。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 措施D,加大回流污泥量,通過這一措施,高粘性膨脹的致因物質,即多糖類物降低瞭,在多數情況下,能夠解脫高粘性膨脹。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在回流污泥前進行內源呼吸期,提高瞭絮凝體形成細菌群攝取有機物的能力和與絲狀菌競爭的能力,絲狀菌性膨脹也能夠得到抑制。在曝氣過程中,可以考慮加入氯,磷等營養物質,這樣可以強化污泥活性。措施E,使廢水經常處於新鮮狀態,防止形成厭氧狀態,如有條件采取預曝氣措施,使廢水經常處於預曝氣狀態,吹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並避免貝代硫菌加以利用增殖。措施J,調整混合液中的營養物質平衡,即保證BOD:N:P=10:5:1的要求,當混和液失去營養平衡時,往往會發生高粘性污泥膨脹。 措施K,控制絲狀菌的增殖,對已產生大量球衣菌屬的活性污泥,用濃度為50mg/l的硫酸銅,保持5mg/l的殘留濃度,能夠抑制球衣菌屬的增殖。 在實際運行中,以上幾類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污泥膨脹發生以後,首先應通過觀察現象,借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膨脹的種類及發生原因,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2015年2月6日星期五
總結活性污泥膨脹的防治措施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