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還是7.0%? GDP增速定宏觀基調 |
12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和部署2013年經濟工作,被業界視作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雖沒有提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內容,但會議仍釋放出經濟信號: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似乎意味著調控仍將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套組合拳。 對此,市場的反應積極,12月5日,滬指大漲近3%,報收於2031.91點,重新站上2000點。 GDP指標或逐步淡化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於12月中旬召開。 作為新的決策層領導下的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會訂出怎樣的經濟目標最為引人關註。 在近期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時指出,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這被外界視為淡化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指標的信號。 《中國經營報》記者註意到,目前市場預期基本是兩種判斷:明年的GDP增速可能定為7.5%或為7%。而這0.5%的浮動區間代表兩個不同的政策取向。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傢、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主管朱海斌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判斷7%的可能性大一些。 如果定到7.5%的話,給市場或者是給地方政府的印象是我們還是比較強調經濟增長速度;而7%則給地方一個很明顯的信號,我們對經濟可以容忍稍微低一點的增速,但是對經濟增長的質量會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從這個角度,調到7%的話,對於整個結構調整有一個更積極的信號。他說。 對於這其中的變量,他認為經濟政策的風險來自於是否仍然有強烈的投資沖動。 而這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 華融證券分析師范貴龍則對於7.5%的增長目標更有信心。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明年GDP定為7.5%的概率大,未來可能會慢慢淡化GDP,隻給個區間,今年定為7.5%並沒有帶來失業壓力,可為經濟轉型留下空間。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傢諸建芳帶領的研究團隊則表示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提法,顯示2013年經濟工作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增長速度不一定會成為優先考慮的因素。 寬財政、穩貨幣主基調不變 從先期公佈的PMI等先行數據反映,經濟基本面正在逐步復蘇。對於實現年初預計的7.5%的增長速度,包括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內的一些官員在公開場合已經表示很有信心。 如果明年繼續定調7.5%,業內分析人士普遍預測今年宏觀政策主基調和政策框架不會改變,仍然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 這與此次政治局會議的提法——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基本保持一致。 中信建投研究部專題組組長夏敏仁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今年經濟工作會議無論提出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經濟改革的推進、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等內容都是十八大報告與十二五規劃的延續與推進。 從政策上看,朱海斌亦判斷貨幣政策是比較中性的貨幣政策。從貨幣供應量的角度,他預計明年貨幣供應量仍然是14%,和今年持平。 由於外匯占款在今年有明顯下滑,考慮到外貿形勢不樂觀, 從貨幣供應量的角度,存款準備金存在兩到三次下調的空間。 事實上,今年中國央行已經進行兩次降準和兩次降息,並多次通過逆回購等公開操作為市場註入流動性,屬於穩健偏松的貨幣政策。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通脹則是市場普遍認為仍需警惕的政策執行因素。雖然10月份CPI已經在1區間徘徊,但即將公佈的11月份CPI有望重回2時代。 目前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 11月上半月蔬菜價格環比上漲近3%。而隨著臨近消費旺季,近期豬肉價格環比也呈現上漲態勢。 大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新一輪食品周期即將啟動,通脹壓力將隨新食品周期的啟動回升。對此,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傢李迅雷接受采訪時認為,明年上半年需防通脹,因此明年貨幣政策仍然會偏向穩健。 相對於貨幣政策,朱海斌認為適度寬松要寄望積極的財政政策。目前中國不存在特別積極、特別寬松的財政政策。他預計明年大概赤字目標會在GDP的2%左右,大概一萬多億元。 城鎮化釋放改革紅利 與以往相比,城鎮化在此次政治局會議中被著重提出,也被市場視作多項經濟目標的實現載體。 政治局會議上部署2013年十大經濟工作要點——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新增長點,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繼續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與2011年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相比,以培育新增長點取代瞭努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以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替換瞭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 而在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城鎮化發展要求中,幾乎涵蓋瞭上述的工作要點。 關於城鎮化實施能夠產生的經濟規模,12月3日,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撰文闡釋,未來10年新增城鎮人口將達到4億左右,按較低口徑,農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算,也能夠增加40萬億元的投資需求。 這表明政府將推動、加大成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成熟的各項公共服務。通過農民工市民化,深化城鎮化,這將促使內需增長,優化經濟結構。諸建芳帶領的研究團隊如此認為。 李迅雷則認為,明確要求人口市民化,這意味著戶口與居民公共服務領域都會發生變化。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傢莊健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城鎮化率還沒有達到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高度,潛力巨大。大量農村居民正在向城市轉移,使他們真正成為市民,對產業升級、消費升級都至關重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2013年12月15日星期日
7.5%還是7.0%? GDP增速定宏觀基調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