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終止研究隻差最後一步 |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距離徹底終止隻差最後一步,16年的乙肝疫苗故事也將被畫上句號。報道稱,昨日,重慶啤酒董秘鄧煒表示,目前浙大組已經沒有繼續研究,下一步就等總結報告出來。而這也預示著,佳辰公司“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的所有研究即將全面終止。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9月27日,重慶啤酒曾發佈公告稱,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因存在重大風險,存在不申請Ⅲ期臨床試驗,並不再開啟新的聯合用藥組Ⅱ期臨床研究的可能性。而在此前的2012年5月30日,公司董事會已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重慶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佳辰公司”)不申請“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Ⅱ期臨床研究”的Ⅲ期臨床試驗,並不再開啟新的單獨用藥組 Ⅱ期臨床研究。因此,存在佳辰公司終止“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所有研究的可能性。 距離本次公司公告最近的一次乙肝疫苗項目信息來自9月26日,當日,重慶啤酒發佈公告,稱“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聯合用藥組(空脂質體聯合恩替卡韋治療組)臨床試驗的安慰劑組對照PA-44 900 g組(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聯合恩替卡韋治療組)主要療效指標及部分次要療效指標,在統計學意義上無差別。 這段藥學研究的文字用通俗一點的文字解釋很簡單——重慶啤酒乙肝疫苗效果與安慰劑沒有明顯差別,也就是說,基本無效。 而這也並不是重慶啤酒疫苗項目第一次被“證偽”,實際上,早在2011年年底,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就曾遭遇瞭乙肝疫苗臨床試驗揭盲數據不理想,股價也一度跌停。 此外,自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推出以來,圍繞該項目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 1998年,上市僅一年的重啤集團與重慶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等科研機構聯手成立佳辰公司,研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傢一類新藥DD乙肝治療性多肽疫苗,開啤酒企業進入高科技生物制藥領域之先河。 6年後的2004年11月,重慶啤酒宣佈,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完成瞭Ⅰ期臨床試驗。 但隨後公開的信息顯示,早在2007年,重慶啤酒乙肝疫苗研究的主要參與者第三軍醫大學就因為技術原因停止瞭這項研究。 而身為重慶啤酒二期臨床試驗單位的浙大附屬第一醫院臨床試驗機構,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該項成果的幾個關鍵環節提出瞭質疑。 但在資本市場上,圍繞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的重大利好消息始終不絕,在2011年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公佈前後,重慶啤酒股價隨消息上下翻飛,最高每股摸至73.95元,最低則探至47.01元,而最慘重的則從每股83元連續十個跌停急瀉至每股25元,短短10天內市值蒸發250億元。 另據報道,昨日,重慶啤酒發佈瞭嘉士伯對其進行要約收購的公告,稱嘉士伯將以20元/股的要約價格,收購重慶啤酒1.466億股的股權,占總股本的比例為30.29%,收購完成之後,嘉士伯將持有重慶啤酒60%的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編輯:禾田) |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重慶啤酒乙肝疫苗項目終止研究隻差最後一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