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星期三

汽車產業園經營慘淡 浙江桐鄉“熊市”試水

汽車產業園經營慘淡 浙江桐鄉“熊市”試水

汽車產業園經營慘淡 浙江桐鄉“熊市”試水


  比起耳熟能詳的“烏鎮”,浙江桐鄉市的名氣顯然要遜色不少,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烏鎮就屬於桐鄉市的管轄范圍。而現在,提升桐鄉市影響力的任務,或許要落到汽車產業身上。

  日前,浙江桐鄉市舉行瞭一次規模巨大的產業論壇,其核心就是宣佈該市將著手規劃建設汽車產業園,以帶動桐鄉市經濟結構水平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最近幾年,借助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全國范圍內迅速興起瞭一輪建設汽車產業園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以市級為單位的汽車產業園就已經多達幾百個,投資額少則幾億元,多則過百億元,但由於競爭充分激烈且產業園發展規劃路徑基本雷同,絕大多數汽車產業園的盈利情況並不理想,有的甚至常年處於虧損狀態。而桐鄉市的汽車產業園能否脫離這個怪圈?

  整車產量2020年達20萬輛

  桐鄉市政府相關領導表示,其汽車產業園規劃將結合長三角地區及浙江省汽車產業發展現狀與空間佈局特征,並結合桐鄉經濟開發區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以特色化與錯位化發展為導向,來建設具有一定特色的汽車產業發展體系。在尊重該區域總體發展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同時,做到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為此,規劃位於桐鄉市經濟開發區的汽車產業園的整體投資面積達到瞭84平方公裡,規劃期限為2020年,近期為2016年。其中,重點工程項目及行動計劃為每年一周期,從2013年至2016年共計4年時間。

  “由於起步較晚,所以桐鄉市的汽車產業之路不能循先小後大逐步發展的傳統道路,必須盡快充分利用國內外汽車產業鏈延展、產業發生結構性變化的機遇期,充分吸引國內外汽車產業資源、市場資源、技術資源,發揮桐鄉自身的區位、工業、旅遊、商貿等資源優勢,走出一條高起點規劃、政府強力推動和核心企業率先形成突破相結合的獨特發展道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桐鄉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盛勇軍表示,“我們的方向是從汽車產品設計、零部件生產、整車制造、汽車後服務、汽車再制造等一系列環節開展價值鏈的延伸與創新。”

  而在具體規劃目標方面,桐鄉市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爭取到2020年,桐鄉市汽車產業園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其中,整車產量達到20萬輛,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以上,並謀求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改裝領域的快速發展。

  走差異化之路

  不過,在當下全國數百個汽車產業園的普遍經營情況並不理想的背景下,桐鄉市汽車產業園的未來之路還是讓不少汽車業內人士捏著一把汗。

  “目前各汽車產業園的困境主要來自於發展路線大同小異、主營業務不突出等‘求大求廣不求精’的問題,而桐鄉市的汽車產業園要想在經營方面取得突破,必須樹立自身的典型性和精準性,以便在未來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形成可持續的推動力。”汽車業內一位知名分析人士表示。

  對此,桐鄉市政府方面認為,其在規劃汽車產業園的業務結構時已經對上述問題進行瞭充分考量。

  據上述桐鄉市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在該汽車產業園規劃初期,園區內的項目選擇幾乎包含瞭汽車產業鏈上下遊的全部領域,以整車制造為例,就包括瞭轎車、皮卡、SUV、MPV以及多種商用車車型,而後來,考慮到突出桐鄉市的特點以及最大化地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桐鄉市的汽車產業園最終形成瞭三大主導產業、一個基礎產業和兩個新興產業的清晰產業佈局。據記者瞭解,“三大主導產業”包括房車整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產以及汽車服務文化旅遊產業;“一個基礎產業”即零部件制造業,主要突出汽車內飾生產、發動機制造以及汽車檢測設備制造等集群優勢;而“兩個新興產業”則是指汽車改裝服務業和汽車再制造產業。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桐鄉市發展汽車產業的決心不可謂不大,而且也在極力註重對自身產業園典型性和突出性的培養,而除此之外,業內人士認為,要想吸引更多企業落地,該汽車產業園在功能性方面還有很多文章可做。“其實,汽車產業園一個更宏觀的作用是成為汽車的'孵化器',應該對那些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企業有組織地、適時地供給其長期所需要的營養條件,並在服務內容上覆蓋從構想、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以至企業包裝、上市的全過程,以促使其成長起來。”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地處長三角地區並緊鄰上海、杭州以及江蘇等全國重點城市的桐鄉,是具備一定人才優勢和資金優勢的,如何把這些優勢再擴大並形成進一步的影響力,是桐鄉市政府部門接下來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