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星期日

兩大因素催生分紅險“一險獨大”

兩大因素催生分紅險“一險獨大”

兩大因素催生分紅險“一險獨大”


  分紅險一險獨大成為2010年保險市場的主要行情表現。

  有數據顯示,分紅險在合眾人壽、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泰康人壽的壽險業務中的保費占比已經高達90%、80%、70%、40%、48%以上。2010年中外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新品約50個,其中85%是分紅型險種。

  分紅險在2010年呈現井噴行情並不意外。

  首先,資本市場的寒冬使靠投資業績說話的投連險、萬能險處於失聲狀態。一般來說,在資本市場波動情況下,投連、萬能等投資型業務因投資賬戶波動明顯,有可能出現較大投訴與退保風險,而分紅型保險業務發展則相對穩定,這是因為分紅保險特有的平滑機制作用。所謂平滑機制是指壽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通常不會把分紅賬戶每年產生的盈餘全部作為可分配盈餘,而是會根據對未來經濟、資本市場及分紅險種經營狀況的預期,在保證未來紅利基本平穩的條件下進行分配。未被分配的盈餘留存公司,用以平滑未來紅利、支付終瞭紅利(即滿期紅利)。長期經營分紅險的保險公司都會在特定時期運用好平滑機制,以盈補虧,比如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的時期,拿出特別分紅大禮包,或通過補貼紅利來促進業務發展。

  分紅險的平滑機制最終使紅利分配不會隨市場波動而波瀾起伏,並將分紅水平穩定到一個長期可持續的水平上,避免大起大落,最終使分紅能滿足客戶對紅利的預期。不過,分紅險的平滑機制適合長期經營分紅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因為分紅險經營時間越長,積累的分紅險保費收入越多,積累的平滑基金越多,對分配紅利的調控能力越強。

  除瞭資本市場動蕩的原因,自2010年起,保險公司的保費將按保費收入和保費規模兩種口徑統計,投連險、萬能險因要剃除非風險保障成分的保費收入,保費確認率將大大降低,萬能險的保費確認可能降至30%以下,投連險的保費確認則可能降至10%以下,而分紅險的保費確認則高達95%以上。在新的會計準則執行情況下,市場份額將重新按保費確認率或保費收入排名。

  根據前5個月的市場表現,2010年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可能很難達到2009年的水平,以量補價態勢將顯現,即由保費收入的強勁增長帶動的投資資產規模的持續迅速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收益率不夠理想的問題。那麼分紅險和傳統險將承擔起2010以量補價的重任就不難理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