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洋因付款糾紛受到指責 |
中國最大的航運公司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周二受到全球最大航運交易所的批評。此前有關方面稱,中國遠洋拒絕按照2008年船運繁榮期簽下的長期租約付款。 全球評級公司穆迪(Moody's)周一發佈報告稱,中國遠洋租船費率的糾紛可能會影響幹散貨航運業的信譽。 穆迪說,中國遠洋拒絕依照合同付款一事可能會迫使其它船主接受短期租約,致使其信譽受損。中國遠洋是國有企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旗下的旗艦上市公司。 穆迪在每周信用展望報告中說,當前的租船費率與2008年相比已大幅降低,重新商議合同條款可能會成為一個先例,促使其它中國航運公司就現有合同尋求更優惠的條款。 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Baltic Exchange)首席執行長佩恩(Jeremy Penn)並未因穆迪的報告而相信這件事將影響全球幹散貨行業。該交易所追蹤全球貨運成本數據。但他周二說,中國第一大航運公司中國遠洋的拒付行為令人擔憂,還說有效合同必須得到履行。 佩恩說,有關中國遠洋的付款問題引起瞭波羅的海交易所的擔憂,我們交易所的宗旨是言出必行,以此確保人們做交易時彼此誠實端正;若有書面合同,我們要維護合同的履行。 周二無法聯系到中國遠洋置評,但中國遠洋總經理張良上周五說,公司已和船主就相關協議進行瞭協商,具體涉及中國遠洋在航運市場繁榮期簽訂的18艘幹散貨船隻的租賃合同。他拒絕披露具體條款。 媒體報道說,在中國遠洋暫停支付租金後,船主以租賃合同發生糾紛為由,扣押瞭中國遠洋運營的幾艘船隻。 張良上周五說,扣押船隻一事沒有影響中國遠洋的業務,並堅信公司可以解決這樁付款糾紛。 穆迪在報告中還提到瞭運送幹散貨的船舶公司DryShips Inc.,它也作為船主陷入瞭中國遠洋付款糾紛中。周二無法聯系到DryShips Inc.置評。 2008年,工業化國傢因其經濟蓬勃發展而需要大量原材料。但佩恩表示,即使市場已對中國遠洋采取瞭敵對態度,該公司仍有能力按照更高的費率履行合同義務。他說,假若中國遠洋因經濟原因無法履行合同義務,會是另外一番情景。 |
2014年3月24日星期一
中國遠洋因付款糾紛受到指責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