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房產稅“最終版”方案已上報?北京再否認

房產稅“最終版”方案已上報?北京再否認

房產稅“最終版”方案已上報?北京再否認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近日,房產稅試點擴圍的傳聞不斷,有媒體稱,北京等多地房產稅試點方案已上報。然而,北京財稅部門再次辟謠稱未上報。

  近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稱,6月18日,從權威人士處獲悉,近期北京、深圳、南京和杭州等多地房產稅試點方案已上報,多數方案已接近“最終版本”。房產稅試點可能在近期擴圍。

  另據媒體報道,以上上報房產稅的城市可能在今年10月加入房產稅試點城市行列。

  然而據新京報6月20日報道,針對房產稅試點可能在近期擴圍,北京財政局有關人士表示,北京尚未上報房產稅試點方案,具體內容由市地稅等部門負責制定研究。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6月20日,北京地稅通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未上報過房產稅試點方案,未接到上級部門有關工作部署的通知。

  事實上,關於北京要試點征收房產稅的消息已經多次傳出,但均被官方否認。

  2013年1月份,就有媒體報道稱:“北京房產稅試點方案已經上報到國務院相關部門,方案建議對本市居民傢庭給予人均24平方米的免稅住房面積”。報道被網絡廣泛轉載。隨後,北京地稅局、北京財政局先後發佈聲明否認上述消息。

  報道還稱,6月18日,深圳市地稅局局長錢勇也表示,深圳是否開征房產稅還未知,地稅部門沒有開征房產稅的時間表。而南京、青島等地地稅部門對此尚無官方回應。

  據中新網報道,雖然北京官方再次辟謠,但是房產稅試點擴圍已經是大勢所趨。

  5月24日,中國政府網發佈《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這份由發改委擬定並獲國務院同意的文件明確指出,要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室主任倪鵬飛對中新網房產頻道表示,“應該說是千呼萬喚,房產稅的嚴厲實施已經不遠瞭。”

  此前,有多位專傢表示,房產稅勢在必行,但不能急於求成。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盡管房產稅的征收說法不一,但是房產稅擴圍已箭在弦上,已是既定的事實。

  由於房價高企不下,北京政府在房地產調控方面一直走在國內前列。房產稅試點將在北京開展也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北京商報援引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財苑)的話表示,房價水平高、上漲壓力大、調控意願強的城市被列入下一步房產稅試點范圍的可能性較大。

  據中新網報道,國傢統計局6月18日發佈的5月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超10%的城市有6個,廣州以漲幅15.5%高居榜首,排在其後的是北京漲幅為15.2%、深圳漲幅14.0%、上海漲幅12.2%,凸顯京廣滬深四大一線城市在房價漲幅方面繼續保持領先,調控效果不佳。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北京的房屋產權復雜,在權屬問題尚未搞清的情況下,著急征收房產稅可能反而會帶來害處,目前北京還不具備征收房產稅的條件。

  媒體報道稱,關於房產稅的另一個討論焦點是征稅模式,即是對增量房征稅,還是二者同時征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觀點稱,從試點方案來看,目前趨勢將仍以增量為主,但未來會從增量逐步擴展到存量,稅率也會由目前的0.5%左右逐漸有所提高。

  為此,也有觀點認為,近期的房產稅的擴圍應該會采取上海、重慶模式,也有可能會有第三套方案出來作為試點的可能性。總的來看,通過多套不同模式的試點推廣展開,在今後幾年中慢慢進行深度調整。盡管各地的征收的出發點不一樣,但是,經歷幾年的深度調整,房產稅最終會回歸到一個同一個征收水平上,以起到對多套房的投資客在持有環節的稅收調節作用。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是否已經適合開征房產稅,市場爭議較大。在有免征額度的情況下,僅對增量房收稅,且試點稅率較低,既對調控樓市影響甚微,也無法為地方財政“輸血”,令其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這是市場對目前房產稅試點不滿的一個方面,同時也造成地方政府對房產稅開征並不積極。

  重慶和上海試點兩年均無官方公佈的個人住房房產稅的稅收數據,僅有重慶估算約有1億元收入,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非常“微薄”。

  報道稱,關於征管難度,有已試點城市的官員曾表示,房產稅征管相當困難。《涉外稅收》2013年第6期發表研究文章說,截至2011年年底,重慶市主城區房產稅應稅住房共計8563套,合計征收稅款1億元,征收率在99%以上。2012年合計征收稅款1.4億元,征收率達到96.8%。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2年重慶市北部新區房產稅未納稅戶40戶,1/3戶聯系不上納稅人,1/3戶拒絕繳稅,1/3戶拖延繳納稅款。

  中新網報道還稱,作為下一步調控房價的儲備政策,房產稅被寄予很大的期望,然而在控房價方面房產稅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2012年,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曾提到,“房產稅的目的並不是唯一地為瞭打壓房價,它實質上是以房產保有環節征稅形成規范的經濟調節杠桿,來形成多種正面效應。”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童仲悅表示,對住宅征收房產稅將增加住房持有環節的成本,從而抑制炒房和囤房行為,同時也能為政府提供穩定的稅收。倪鵬飛認為,房產稅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價的不合理問題。

  很多人對房產稅降房價抱有很大的期望,為此,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期望過高或許伴隨著失望,“且不說上海重慶試點方案對於抑制房價的作用如何,即便是在市鋤制堪稱成熟完善的歐美國傢,房產稅對於降低房價同樣並無直接相關性。”

  第一財經日報稱,因此,針對房產稅改革,推進相應的征稅體制改革,特別是住房信息聯網、公開以及相關法律的修訂也應提上議事日程。

  然而,據《每日經濟新聞》6月20日稱,按照住建部預設,今年6月底前將完成50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但如今6月份隻剩下10天,這一目標恐難以實現。河北某地級市住建系統官員稱,數據采集難、部門信息共享難、相關機構人手不足,是制約信息系統推進的幾個難點。

  報道還援引接近住建部的人士的話表示,500個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推行力度弱和地方政府態度冷淡是最主要原因。

  有媒體報道稱,住建部前後總計完成瞭約60個城市的聯網技術節點開通,在其中選擇40個主要城市,近期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技術節點開通城市的數量,仍維持在60餘個的水平,未有明顯增長。

  此前據證券日報報道,按照住建部的最初預想,在完成全國40個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工程後,今年6月底前將實現500個城市住房信息聯網。而今,6月份隻剩下10個工作日,但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的進展情況依舊不明朗。

  報道稱,住建部從2010年開始推行全國房地產信息聯網系統,目前已經成型的住建部“全國房地產信息聯網系統”由三個子系統組成,即個人住房信息系統、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統和住房公積金監管系統。住建部在2012年6月如期完成瞭40個主要城市的聯網目標之後,聯網的擴圍工作卻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瞭停滯狀態。

  今年3月,住建部曾下發《通知》要求地方做好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但截至目前,在40個城市聯網達標後至今,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系統並未有新的 “技術節點”開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全國住房信息系統預定2013年實現縣級以上城市聯網,屆時,異地購房和多套購房行為監管,以及房地產稅政策將具備基本的數據基礎支持。住建部部長薑偉新也曾公開表示,這個系統建好後,就不必再采取限購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調控辦法瞭。

  按照設定,北京、上海等40個重點城市將先行一步,在2012年6月底實現聯網,今年“兩會”期間,住建部副部長齊驥曾稱,這些重點城市的聯網已經實現,今年還將繼續擴大聯網城市。

  報道稱,住建部曾考慮過將聯網城市逐漸擴大至500個,並在今年6月底前有所進展,但這一過程比想象中要艱難。(編輯:海綿)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