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星期五

王亞偉:破解新股發行“三高”有三招

王亞偉:破解新股發行“三高”有三招

王亞偉:破解新股發行“三高”有三招


  在日前召開的新股估值定價研討會上,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稱近幾年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是市場化幌子下的壟斷機制,新股發行市場化機制已失效。王亞偉稱:由於新股仍然供不應求,買方是處於一個完全的弱勢地位。理論上的自由博弈,在現實中根本運轉不起來,市場化的機制基本上已經失效。國內由於新股發行供不應求,皇帝女兒不愁嫁,(承銷商)根本就不需要維護什麼買方機構客戶,更談不上維護非特定的散戶投資者的利益。所以,承銷商幾乎完全站在賣方的立場上行事。王亞偉表示。

  目前新股發行環節,基本都是由賣方所主導,而券商通過影響20%的機構投資者,使得80%的個人投資者最後為其買單。王亞偉坦言,承銷商隻有激勵,沒有約束。你要求承銷商做到客觀公正、歸位盡責,這是不現實的,隻能是一種良好的願望。

  王亞偉建議:第一,詢價如有超過20%的詢價機構放棄報價視為詢價無效。這可防止賣方操縱詢價過程和詢價結果。第二,主承銷商拿出承銷收入的50%購買所承銷的股票。第三,新股發行采取批量發行、批量上市的方式,把發行的頻率降低到每個月一次。這樣從公告到發行期間留出一個月時間供一級市場投資者充分的思考比較。這樣可緩解新股供不應求的局面,提高詢價機構的談判能力。更重要的是,集中供給還可以抑制二級市場的投機炒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