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都來踢毽子 |
索性圍成一個圈左右橫傳,沒三兩下便有人踢偏,所有人一擁而上,撞得人仰馬翻,毽子卻如失羽的鳥,啪地掉進草叢。接二連三,屢試屢敗。 都不承認是自己的錯,挨個兒踢瞭一回,人人都能輕輕松松踢幾十下,上百的高手也有,毽子與腳之間,有柔韌的默契——就是找不出這罪魁禍首。 用力太猛,踢太高?抑或出腳太大,準頭太斜?大傢站遠又站近,圈子縮瞭幾環,算著腳底的力度,瞄準方向,口令一聲起,毽飛如星,十來人齊聲喊:一、二、三、四、五——想盡辦法,最多也隻能踢6下。 有人靈機一動,拖一個人到圓圈中央去,毽子一旦出險,立即沖上前救援。這一招恁地有效,最高紀錄升到瞭9下。 還能更多嗎?不能瞭。 興盡,隨著夕陽下山來,路上大傢卻七嘴八舌地若有所得:所有的圓周,都需要圓心,是一點與另一點的援臂橋,在人所共有的魯莽、猶豫、偏差間,不單單是銜接,也是隨時緊盯,查缺補漏。這個位置,不可或缺,一個同事說,領導是必須的。 另一個同事說,但最重要的並非他的才華和能力,而是……收瞭口。 經理慢吞吞接口,他的位置。眾人相視,笑。 又有同事說:單人踢,明明成績好得多,為什麼還要合作?問題來得尖銳。 有人答:因為這不是比賽,是遊戲,圖的是聯歡,不是成績。聯與歡的關系,是乘法而非加法,其中一項為零,總數便為零。 老總微微頷首,跟一句,數字不是全部。 都是白骨精,此刻不由得想深些再想深些;某一階段的工作,甚至全行業,一時的成敗,或者單純的贏利,是不是最重要的呢?如果其他的,比如士氣、凝聚力、業內口碑直跌至零,甚至負值…… 雲淡風清,眾人隻覺一時也參不透。不過來日方長,夏日好,有榴復有蓮。 |
2015年3月23日星期一
大傢都來踢毽子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