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定制造車” 自主品牌借力城鎮化擴張 |
“我們要打造專門針對新興城鎮的車型。”日前,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為瞭更好地進行鄉鎮城市銷售,華晨汽車正在順應市場進行改革。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中,“城鄉一體化”的改變被反復強調,未來城鎮化發展將是改革的重點。事實上,汽車產業的發展無疑是加速城鎮化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汽車企業尤其是具有營銷優勢的自主品牌,在未來城鎮化的改革路上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對此,祁玉民表示:“中國汽車銷量雖然增長的很快,但是城鄉二元結構較為突出,汽車消費者大部分集中在城裡,因此未來中國汽車的增長點在於城鎮化。”與華晨汽車一樣,很多自主品牌車企也期望在城鎮化這條路上尋求突破,而面對愈加白熱化的市場競爭環境,自主品牌車企在獲得城鎮化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面臨更多挑戰。 佈局城鎮 在企業看來,推進城鎮化發展或許將為自主品牌車企擴張提供非常重要的機會。 “現在華晨汽車雖然有一些車在鄉鎮城市銷售,但主要都是把原本在城市銷售的車送過去,而這些車型中很多的附加功能實際上在鄉鎮城市中是不需要的,因此華晨汽車未來要專門針對鄉鎮城市開發車型,減掉城市車型中一些多餘的配置,並增加在鄉鎮城市中消費者的特別需求。”祁玉民表示。 除此之外,建立汽車商城也是祁玉民對城鎮化改革中汽車企業迎來機遇的獨特構想。他認為,在目前國內較大的城市中,都是各個汽車品牌分別建立自己的4S店,不同品牌的銷售店幾乎遍佈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而在未來新興的城鎮中,這樣的佈局顯然是不必要且非常浪費資源的。“所以我提出建立汽車商城的構想,就是把所有品牌的銷售店都聚集到這個汽車商城中去,而且除瞭賣車外,測試、維修、保養等等其他相關服務在這個商城中也一應俱全,這樣既節約瞭廠傢的成本、又方便瞭消費者,並且符合新興城鎮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據瞭解,目前,在陜西省部分城市,由華晨汽車主導的一個汽車商城項目已經在著手建設。 據華晨汽車方面的數據顯示,2012年,華晨汽車此前主要集中在東部、中部的市場格局已經呈現向西部轉移的趨勢,汽車銷售也在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五線城市轉移,去年華晨汽車增長額度最大的地區就是在西部、中部。目前在西南地區,華晨汽車已經佈局瞭50萬輛的整車產能。 對此,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張志勇指出:“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會為汽車企業帶來兩方面的機遇,一個是擴大乘用車的銷量;一個是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建設工程,這就要由專業的車輛進行運輸,因此城鎮化就會為專用車的發展帶來大量市場機會。” 貼近市場 根據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的預測,未來10年新增城鎮人口將達到4億左右,即使按較低標準預期,農民工市民化後以人均1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來計算,也能夠增加40萬億元的投資需求。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則表示:“自從2000年以來,國內汽車保有量開始呈現加速增長的勢頭。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城鎮化水平提高促進消費升級帶來的結果。”從世界上大部分中小城市發展的經驗看,在其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汽車消費需求就會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 不過,雖然城鎮化給汽車企業帶來瞭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對汽車企業本身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城鎮化與中國汽車業發展的論壇上就指出:“城鎮化發展對汽車企業的更高要求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對汽車的品牌、質量有更高的要求;二是對汽車的節能環保標準要逐漸提高;三是公共交通、商用車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仍然有較大的潛力,需要企業順應市場進行生產;四是今後不同的市場對汽車的需求不一樣,因此就需要汽車企業將車型進一步細分,以適應中國的國情和消費者的購買能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綜上所述,城鎮化的發展給車企帶來的實際上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特別是對自主品牌而言,雖然鄉鎮城市一向是自主品牌的主要戰場,但隨著近幾年外資品牌價格的不斷下壓,價格已經下壓到自主品牌的區間內,對自主品牌造成瞭巨大的沖擊,因此未來,自主品牌能否有效的抵抗外資品牌,抓住城鎮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則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
2014年2月10日星期一
華晨“定制造車” 自主品牌借力城鎮化擴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