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正式撤銷IPO計劃 |
美國時間10月13日,迅雷以全球經濟震蕩以及美國經濟疲軟導致資本市場不穩定為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更新文件,撤銷上市計劃。 今年6月8日,迅雷向美國SEC正式提交IPO申請,計劃赴納斯達克上市,最多融資2億美元,交易代碼XNET,主承銷商為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 7月初,迅雷向SEC遞交的F-1/A文件,將IPO發行價區間定為14-16美元,計劃發行760萬份ADS,IPO融資規模在1.125億美元,而根據總股本6108萬股計算,迅雷的總估值在9.16億美元。 但此後不久,迅雷又發行價區間從之前的14至16美元下調至12至14美元,募資縮水至1.06億美元。 盡管其間,迅雷曾被傳出被默多克傢族RW基金註資2940萬美元和向搜狐私募發行價值1000萬美元股票的消息,但公司還是以市場狀況不佳為由,決定推遲上市計劃。 SEC曾分別在7月19日和7月25日兩度宣佈迅雷IPO申請(Registration Statements) 生效,但迅雷在撤銷申請中指出公司至今並未出售任何股份,而撤銷上市計劃符合公共利益,同時也保護瞭投資人。 【編輯:尚艷】 |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迅雷正式撤銷IPO計劃
多傢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未達預期
多傢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未達預期 |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6月以來,銀行間同業拆借隔夜拆借利率不斷攀升,導致銀行間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沖至7%、8%甚至更高。然而通過梳理2013年至今到期的理財產品發現,共有92款理財產品未能實現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其中南洋商業銀行共有20款未達預期。 據理財周報報道,從六月以來,銀行間同業拆借隔夜利率亦是不斷攀升,直至6月20日達到歷史新高13.444%。銀行間理財產品掀起瞭一場短期產品與長期產品收益倒掛的狂潮,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更一再沖至7%、8%甚至更高。 “那段時間,很多銀行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提高到瞭7%~8%,招商銀行甚至推出30天10%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告訴理財周報,六月末,也是銀行完成存儲考核的時期,為瞭吸收資金,部分銀行大幅提高瞭理財產品收益率來吸引客戶。 理財周報通過梳理2013年至今到期的理財產品,統計發現共有92款理財產品未實現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其中,光大銀行於今年3月發售的“陽光A+計劃2012年4期1”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少於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11.5%,為與最高收益預期相差最多的產品。 經初步統計,在上述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中,南洋商業銀行有20款,中信銀行18款,招商銀行17款,是未達最高預期的產品數最多的三傢銀行。 在上述未達銀行承諾最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中,大部分為結構性理財產品。 “結構型理財產品掛鉤的資產標的物有很多,除瞭外匯,還有諸如利率、股票籃子、指數、基金、黃金等,並設有一定的條件,當掛鉤資產的表現與預設條件相符時,投資者才能獲得預期的潛在回報。”匯豐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編輯:禾田) |
萬科參股徽商銀行謀求轉變 佈局地產金融
萬科參股徽商銀行謀求轉變 佈局地產金融 |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徽商銀行香港上市在即。房地產巨頭萬科日前斥資4億多美元參與認購徽商銀行H股。有知情人士透露,對於萬科而言,銀行隻是一個平臺,佈局金融的最終目的是盤活手頭上的以商鋪為主的商業地產,不過,入股徽商銀行是否能如萬科所願還有待觀望。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國際配售期間,徽商銀行獲得瞭3倍認購,包括萬科、周大福、江蘇匯金及Peaceland等共有6名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金額達45.1億元,約相當於集資額的一半。其中,地產巨頭萬科的出手,讓業內揣測紛紛。 萬科前不久發佈公告稱,預計公司旗下子公司認購徽商銀行H股股份數不超過88398.6萬股,金額達4.19億美元,交易完成後萬科將持有徽商銀行近8%的股權,成為最大單一大股東。 對於首次大手筆投資房地產以外的領域,且首次大規模認購新股,萬科董秘譚華傑公開表示“認購徽商銀行的投資規模不大,但可望發揮協同效應,幫助公司率先向客戶提供國內領先的社區金融服務,提升公司在全面居住服務方面的競爭力。” 直觀來看,萬科借入股徽商銀行鞏固融資渠道便利的優勢。與此同時,目前萬科有包括建材供應商及承包商在內的約8000傢合作企業,其中5000傢為中小型企業,今後,徽商銀行也能夠為這些合作的小企業提供更為便捷的融資通道,且可降低成本,這客觀上也有利於萬科在與這些企業談合作時,降低采購方面的資金成本。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萬科自身貸款融資並不十分困難,隻不過,目前的地產商僅靠自身業務增值,發展路徑越來越窄,接下來萬科很可能將謀求地產業金融化,並以金融為紐帶進行轉型,由此獲得更多利潤。 目前,房地產金融化已是業內共識。房地產行業在經過瞭五六年高利潤增長之後,隨著價格泡沫的集聚,不少大型房企早已開始在金融領域佈局,包括保利、泛海、綠地等在內的房企,已先於萬科入股瞭商業銀行。 業內普遍認為,房地產行業的融資正在越來越多地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銀行貸款不再是唯一的主要融資渠道,但銀行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平臺,房企需要把握時機占領在金融領域佈局的窗口和資源。 隨著銀行資產證券化二次試點的臨近,外加啟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呼聲四起,業內猜想,對於萬科而言,從銀行起步,未來不排除在基金、證券等領域都有所滲透。 一位接近萬科的知情人士透露,在金融佈局方面,萬科打算借鑒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做法,未來試圖撬開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這一渠道,推動房地產資產證券化,以盤活名下以商鋪為主的商業地產等固定資產“賣房子隻是一錘子買賣,如何將手裡買房的客戶資源、供應商資源等充分利用,升華品牌和再次掘金,也許是眼下房企巨頭正在思考和實踐的事情。”該人士分析稱。(編輯:禾田) |
耐克的“微笑曲線”
耐克的“微笑曲線” |
耐克又一次搶在很多體育品牌之前續簽瞭炙手可熱的林書豪。 事實上,耐克是輕資產重營銷的典型代表,而它與老對手阿迪達斯在營銷層面的贊助策略和風格完全不同。 與耐克側重贊助優秀運動員個體不同,阿迪達斯比耐克的公司歷史更長,與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等官方機構的淵源更深,因此,阿迪達斯也更偏於成為奧運會、世界杯等賽會的官方贊助商。當然,兩者也各自贊助瞭不少國傢足球隊及歐洲足球豪門俱樂部,但整體贊助風格上,耐克重個性,阿迪達斯偏傳統。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耐克還是阿迪達斯,其市場營銷費用之所以占年銷售額高達15%左右,核心在於其輕資產(Asset-light strategy)模式。 所謂輕資產模式,就是將產品制造和零售分銷業務外包,自身則集中於設計開發和市場推廣等業務;市場推廣主要采用產品明星代言和廣告的方式。這種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資本投入,特別是生產領域內的大量固定資產投入,以此提高資本回報率。 而這種輕資產模式,亦在1992年為臺灣宏 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進一步演繹出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源於國際分工模式由產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的轉變,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世界各國企業,開始由生產最終產品轉變為依據各自的要素稟賦,隻完成最終產品形成過程中某個環節的工作。最終產品的生產,經過市場調研、創意形成、技術研發、模塊制造與組裝加工、市場營銷、售後服務等環節,形成瞭一個完整的全球產業鏈條。 這個全球產業鏈分工以產品制造作為分界點,主要分為產品研發、制造加工和流通三大環節,其中加工制造因為風險度較低,居於產業鏈回報率較低的U形底部位置,其餘兩側則是收益率更高的研發及銷售環節。 顯然,耐克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決定瞭公司從事的正是微笑曲線U形一端、回報率較高的產品研發及品牌營銷業務,終端銷售交給代理商。 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商業模式已經讓我們飛速增長,正是這種商業模式,讓我們非常靈敏而快捷地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響應。我想,對耐克來說,這種模式行之有效,無論在中國、美國,還是全球其他市場,我們都會不斷利用這種模式。耐克品牌總裁Charlie Denson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那麼,是何原因讓同樣在國內奉行輕資產模式的李寧表現沒有耐克那麼得心應手,甚至被主張垂直整合模式的安踏所超越? 一方面,相比於國際化的耐克,李寧的國際化程度不高,其相對有限的營業規模,使其獲得的全球運動資源更多隻能用於中國市場,單位產出效益較低。另一方面,中國制造的人力成本優勢仍然存在,安踏擁有自己的加工廠,確實能夠在產品制造尤其是快速補貨方面創造效益;同時,安踏加工廠所在的晉江擁有比較完整的體育用品制造產業集群,可以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北京博潤兄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紹慶說。 此外,輕資產運營模式容易產生的另一誤解是,認為品牌公司對於生產完全外包後的漠不關心。 Charlie Denson就透露,耐克有一個部門,會根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不同,不斷跟蹤考察全球諸多地區的勞動力成本變化狀況,進而結合耐克產品在全球不同市場銷售份額的變化,確定向不同地區制造商下達訂單的份額,提高耐克適應多變市場的能力,達成公司運營效益的最優。 |
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上海新推樓盤價超3萬須報批
上海新推樓盤價超3萬須報批 |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消息稱今後上海新推樓盤價格在3萬元以上的,必須經市級房管部門審批,且預售備案需一房一價。與此同時,目前滬上多個豪宅樓盤均被相關部門告知,至少要等到11月以後才能入市,有些甚至要延遲至明年。 國十條後,上海細則懸而不出屢遭質疑。不過,相關部門一直沒有放松對樓市的調控,甚至不惜以捂盤方式控制高價房入市節奏。但業內人士指出,地方政府通過控制房源入市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內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但僅是權宜之計。 高價房被捂 位於虹橋路上的豪宅項目中星美華村近日開放售樓處,這個售價將在5-7萬元/平方米之間的豪宅項目已完成外立面裝修,基本達到現房標準,現在卻遭遇預售證難產的尷尬。 很多豪宅項目都已經批不出預售證,政府要求高端住宅小批量入市,很多樓盤都在等待排隊放行。該盤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已開始積累客戶,但項目正式開盤至少要到11月以後,甚至可能拖到明年。 不僅是中星美華村,記者獲悉位於市中心的多個樓盤都遭遇瞭被捂盤的窘境。例如靜安楓景三期項目、遠中風華園、嘉園、建國西路68號項目等市中心豪宅樓盤目前都在申請預售許可證,但都遲遲未被獲準上市。 這些項目一上市,均價至少5萬元以上,一旦開盤全市均價必定被明顯拉升。在樓市調控背景下,這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一傢專做豪宅項目銷售代理的中介機構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做低房價拖延二次調控? 7月以來,京滬穗等一線城市的樓市成交回暖明顯,供需兩旺。久違的日光盤現象頻出,開發商為瞭抓住金九銀十也開始積極推盤。在北京,9月純新盤達到瞭18個,可能創造2009年來的新高;廣州9月全新面市樓盤數量多達24個;滬上9月開盤的項目數量預計達43個,且部分項目價格報價都比前一期房源有所上漲。 樓市回暖是否會帶來第二輪調控的討論不絕於耳。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認為,近兩個月以來,政策處於觀察期,房價走向是決策層觀察的重點,如果在未來兩個月價格出現回升,國傢極有可能出臺新政。 數據顯示,今年5-8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單價在3萬元以上的月成交量分別是316套、280套、248套和753套。8月全市均價在3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商品住宅成交量大增,使得上海房價重新回到高位。 上海中原研究部總監宋會雍表示,此時地方政府通過控制房源入市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內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同時也會讓一些中高檔樓盤開發商面臨資金壓力。但這僅僅是權宜之計,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這些購房需求。 |
銷售集體遇困 日系車危機加劇
銷售集體遇困 日系車危機加劇 |
豐田正在試圖改變困局,但是現在他又遇到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大問題——中日關系持續緊張對日系車企在華銷售的沖擊。 日前,來自豐田(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繼2012年7月份在華銷量同比下降5%後,8月份豐田在華銷量再度同比下降15%。而在中日關系持續惡化的大背景下,其他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可否認,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中豐田正在努力清除許多外部發展障礙:召回事件、日本大地震、泰國洪災、日元升值等,包括豐田在內的日系車企也都在試圖調整戰略以改變在華困局。但現在,因中日釣魚島事件引起的紛爭已使中日關系比以前更為緊張,而這也已經給包括豐田在內的日系車企在華的市場表現帶來瞭沖擊。 銷量下滑 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迅猛,預計2015年整體銷量將超過2000萬輛。日前,看好中國汽車市場的豐田第一副社長新美篤志,給出瞭豐田在華的新銷量目標——豐田將加快在中國業務的發展,計劃2012年銷售100萬輛以上(2011年豐田在華銷量為88.3萬輛),力爭到2015年實現180萬輛的年銷量。由此,豐田在華銷量占其全球銷量中的比重,將由當下的12%提升至15%。 而基於對中國等市場寄予的厚望,豐田全球社長豐田章男曾在8月份表示,將提高豐田的全球銷量目標,力爭在2012年重返銷量世界第一的寶座(2011年,受召回事件和地震危機影響,豐田全球排名從第一退到第三)。 不過,來自中國汽車市場的統計數據,卻讓豐田願景的實施前景變得風險陡升。據豐田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8月,豐田在華銷量為75300輛,同比下降瞭15%。而這已經是豐田連續兩個月在華銷量呈現下降態勢。 今年前8個月,豐田在華整體銷量同比是增長的(2012年1~8月,豐田在華銷量為52.56萬輛,同比增長4.3%),但7月份和8月份(釣魚島爭端是在7月日本右翼勢力上演買島登島鬧劇開始升級,8月份中國許多城市爆發瞭抵制日貨的行動)卻連續遭遇下滑,已經證明中日關系的惡化對日系車在華銷售的影響正在顯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表示。 而對於銷量在7月份和8月份持續出現下滑,新美篤志卻更願意將其稱作是其他原因導致的,他表示,很難說豐田現在已經完全從金融危機、令大量顧客擔心的召回事件、去年發生的日本大地震,以及泰國洪災導致的生產延誤這些危機中擺脫瞭。 但豐田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自從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佈所謂購島計劃之後,釣魚島紛爭下的中日關系比以前更為緊張。最近幾個月,到店看車和購車的消費者顯然在大幅減少,這(指中日關系緊張)顯然是個難以回避的問題。廣州一傢一汽豐田4S店銷售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連鎖反應 實際上,除豐田外,大多數日系車企在華的實際表現都開始遭遇困局。 據日系企業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7月份,日產在華銷量為98100輛,同比下降瞭2%,這也是今年以來日產在華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跌的現象;至8月份,日產在華整體銷量再次環比下降瞭3%。此外,7月份,馬自達在華銷量同比下滑瞭12%,環比繼續下滑瞭11%;到瞭8月份,馬自達在華銷量又同比下滑瞭6%。 雖然日系車在華銷售總體不會波動太大,但是在部分區域、部分城市,因為國民感情的原因,其銷售會受阻。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對外表示。 實際上,早在8月19日,中國北京、濟南、青島、廣州、深圳、太原、杭州等十多個城市均爆發瞭規模不一的遊行活動,並高喊“抵制日貨”的口號,部分城市甚至出現瞭打砸日系車的行為。分析人士認為,抵制日貨的民間行動大多發生在一線城市和主要城市,而這些區域正是日系車企的銷售重鎮,由此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而從眼下的情況看,這種擔憂正在成為事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9月10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與7月份相比,8月份日系車的銷量僅增長4.5%,而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分別增長12.7%、14.7%、15.9%和11.7%;與上年同期比較,8月份日系車銷量下降瞭2%,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分別增長25.3%、21.2%、12.8%和4.1%。 日產汽車公司首席運營官志賀俊之此前就表達過這方面的擔憂。因敏感問題引起的中日關系緊張,給日系汽車制造商的在華銷售帶來瞭負面影響。志賀俊之表示,日系車企8月份在中國的新車銷售業績普遍不佳,原因就是難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特別是戶外宣傳活動的取消,影響瞭促銷。 而現在,中國政府的態度也似乎給日系車企帶來瞭巨大的壓力。不久前,在回答記者因中日關系緊張,日系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受到影響,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的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當前中日關系發展受到嚴重幹擾,要改變目前的狀況,日方必須立即停止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錯誤行為。 困局待解 根據蓋世汽車網一份調查數據顯示,認為近期中日關系緊張將對日系車銷量造成負面影響的人數,占總投票數的比例超過瞭90%。 在中日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原本屬於日系車品牌的潛在用戶,有可能會轉向消費其他外資品牌。知名汽車評論員賈新光認為,更何況近兩年來,歐美車企如通用、大眾等在新車型的導入速度和推廣策略上明顯超過日系車企,即便不受中日關系緊張的影響,日系車企面臨的危機都一直存在。 實際上,在過去兩年中,日系車企在華所表現出的保守策略,已經被業界所詬病,由此帶來的銷售困頓在此之前就已經顯現。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 在此情況下,今年初,包括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內的日系車企相繼制定瞭積極的在華發展戰略,希望通過加大新車型的引入速度、加快新能源技術本地化速度等提振策略,來改變在華處境。但在日系車企試圖進行反擊的關鍵時期,卻又遭遇到中日關系惡化的影響。 這隻能說日系車企的運氣不佳。知名汽車評論員鐘師認為,在中國民間反日情緒的影響下,為留住潛在客戶,將會使得日系車企在市場推廣方面的成本增加許多,同時,如何在中日關系惡化的敏感時期進行恰當的宣傳促銷,也是對日系車企的一大考驗。 而對於未來究竟會采取什麼措施來彌補銷售損失,豐田及本田等企業的態度,也都顯得十分為難。例如,豐田(中國)一位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現在的市場處境並不是靠企業自身就能解決的,我們也隻能一邊觀察事態進展,一邊制定恰當的銷售策略。 從目前情況來看,由於中日釣魚島事件的影響在短期內難以消除,這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對於內憂外困下的日系車企來說,能否順利完成其在中國乃至全球的銷量目標,將是一項非常嚴峻的問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申銀萬國認為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有限
申銀萬國認為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有限 |
申銀萬國日前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稱,人民幣兌美元的實際匯率2010年升值10.13%,而2009年人民幣實際匯率約低估23%左右,則到今年6月初,人民幣實際匯率大約低估12%。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目前人民幣名義均衡匯率大概在5.5-5.8的位置。申萬表示,如果未來人民幣名義匯率每年升值5%,通貨膨脹比美國高2-3個百分點,人民幣名義匯率兩年內就會升值到均衡點位置;若我國經濟增長率高於美國7個百分點,每年就應實際升值2個百分點。去掉通脹因素後,名義匯率仍然會有稍微升值的可能性,但升值壓力應該不會很大。而到目前為止,名義匯率達到6.48,距申萬測算出的均衡值已不遠。 申萬認為,為瞭避免升值過度,人民幣未來升值的路徑應該是放緩而非加速。蛙跳應該是人民幣升值的最佳路徑,但由於人民幣均衡匯率的位置並沒有定論,央行未來調整匯率的空間有限,蛙跳的幅度和必要性已經減弱。政府可能通過放寬貨幣波動幅度,借助市場的力量來求得匯率的均衡,因此未來匯率波動的幅度和頻率會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