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資源稅最高上調超百倍 資源或向大企業集中 |
我國對稀土的保護性政策再次加碼,在繼續從量征收的基礎上,從下月開始,我國將統一上調稀土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其稅率最高上調或超過百倍。 3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傢稅務總局網站獲悉,財政部、國傢稅務總局日前決定,自2011年4月1日起,統一調整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調整後,中重稀土,像磷釔礦、離子型稀土礦等為30元/噸;而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在內的輕稀土則提高至60元/噸。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及所附《資源稅稅目稅額明細表》顯示,稀土金屬礦屬於列舉的 其他有色金屬礦原礦稅目,現行應按0.40~3.00元/噸繳納資源稅。 中小企業承壓稀土資源或向大企業集中 實際上,財政部早在去年12月14日就曾宣佈,2011年1月1日起,將提高個別稀土產品出口關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雖然稀土行業過去頻頻施行 重典,但亂采濫挖、稀土走私等現象仍未得到解決。目前,中國稀土的實際儲量已不足世界的30%。 國元證券稀土分析人士表示,國傢提高稅額標準會提高稀土企業開采成本,這利於稀土資源的進一步集中,特別是一些大中型企業的資源供應量能得到保證。 這個稅額還是比較高也肯定會產生影響,稅額提高後就會增加企業開礦的成本,一些中小企業承擔不起就會面臨淘汰。3月24日,包頭一位長期從事稀土的資深人士表示。 而贛州一傢稀土分離企業內部人士則表達不同看法,加這點稅影響還是有限,畢竟相較稅額提高,原礦價格漲的更快,比如北方礦(輕稀土)現在4萬~5萬/噸,南方礦(重稀土)現在20萬~21萬/噸,原礦的價格不到一年漲瞭4倍。而對接下來的稀土價格走勢,他表示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提高定價權稀土巨鱷佈局深加工領域 得益於前期稀土價格的持續飆升,今年前兩月,中國稀土出口量雖然同往年基本持平,但出口額同比卻增長瞭近6倍。不過,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3月23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仍表示,現在還不能完全說中國掌握瞭稀土話語權,隻是政府在整頓和控制稀土資源,使市場上稀土的量在減少。 3月24日,接受記者采訪的稀土分析人士稱,話語權應體現在大型企業層面,隻有國內比較大的企業發展起來之後,才能掌握定價權。可喜的是,目前國內部分涉足稀土的大型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所動作。 海關總署近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稀土實際出口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僅較上年同期增長0.3%至7084噸,但中國稀土礦石及金屬的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568%,至3.143億美元。 以金屬釹為例,據生意社稀有金屬分析師宋志超介紹,1月4日釹的價格為34萬元/噸,至3月23日已經漲至65萬元/噸,上漲91.2%;而去年同期該品種的價格僅為21.5萬元,這也意味著同比上漲瞭202.3%。 相較此前稀土賤賣的慘狀,中國稀土話語權缺失的情況如今正在逐步改善。雖然價格上漲不排除人為囤積炒作的因素,但從某種程度來說,中國已具有一定的控制稀土市場的能力瞭。贛州華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李姓副總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要把中國稀土產業做大做強從而掌握其話語權,不能僅滿足於稀土價格的抬升,也不是靠國內優勢企業對資源的重新集中分配,還要在稀土深加工領域有所突破。 宋志超分析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稀土價格高就有話語權,話語權是體現在大型企業層面上的,“隻有國內比較大的企業發展起來之後才能掌握定價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目前,江銅集團,中國五礦集團、包鋼稀土、中國鋁業等稀土行業巨頭已經開始著眼於這一方面。據瞭解,在簽署《合作開展河源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戰略合作協議》後,中國五礦集團在河源地區的礦產資源整裝勘查將進入實質階段。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稀土資源稅最高上調超百倍 資源或向大企業集中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