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黃河金三角”將打破行政壁壘

“黃河金三角”將打破行政壁壘

“黃河金三角”將打破行政壁壘


  晉陜豫黃河金三角跨區域合作與承接產業轉移高層對話近日在三門峽市舉行。《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會上獲悉,預計在今年年底,國務院將正式批復建立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四市國傢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黃河金三角”包括河南三門峽、山西運城和臨汾、陜西渭南,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這概念就已提出;2009年以來,合作開始提速;未來建立新的協調發展機制,將為“黃河金三角”的一體化發展帶來什麼?近日,記者專訪瞭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海燕。

  “黃河金三角”將淡化行政區劃

  在溝通當中達成的共識就是,大傢盡可能淡化這種行政區劃的概念,更多強化“黃河金三角”的經濟區概念。

  《中國經營報》:“黃河金三角”的概念其實已經被提出來20多年瞭,但進展一直比較緩慢。“黃河金三角”涉及豫晉陜三省,三門峽、運城、臨汾、渭南四市,在過去的推進過程中,是否存在溝通上的難題?

  趙海燕:現在在戰略方面,大傢已經形成共識,就是要推進合作,沒有什麼異議。但在這個區域裡邊,大傢肯定都想發展快一點兒,要想在一個區域讓自己的經濟發展得更好,肯定會存在競爭的關系,總體上來說,大傢是一種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關系。昨天,我們幾個地市的市長們在一起交流,大傢在這一點上也都有共識,就是通過這種競爭和合作,更好地發展自身經濟。

  過去我們舉辦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包括舉辦黃河旅遊節,都是由三門峽自己來舉辦的,今年已經不一樣瞭,四個地市的主要領導、許多部門、許多企業傢都來瞭,這就是因為大傢看到瞭合作的好處,看到瞭合作的前景,特別是借助國傢正在編制的《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合作發展規劃》,在這個區域推動更有效、更有序的要素流動。

  我國目前的管理方式,省、市、縣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區域,決定瞭“黃河金三角”四個地市分別隸屬於不同的省份,在運行當中自然就有這種行政區域的壁壘。我們在溝通當中達成的共識就是,大傢盡可能淡化這種行政區劃的概念,更多強化“黃河金三角”的經濟區概念,強化市場的概念,四個地市的政府更多地推動“黃河金三角”區域聯合發展,讓各種要素更好流動、配置。

  《中國經營報》:國務院將正式批復建立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四市國傢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協調機制,具體來說,“黃河金三角”四市具體將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

  趙海燕:需要合作的事情很多。比如說生態治理方面,我們光治理三門峽,他們光治理運城,單打獨鬥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黃河是線性的,空氣是流動的,隻有大傢合作才能更有效地進行生態治理。這種工作的性質決定瞭大傢相互之間必須進行合作,這種環境促使大傢相互之間必須進行合作。

  大傢的合作肯定不會僅僅圍繞爭取國傢政策,在許多市場機會上也是大有可為的。比如旅遊,“黃河金三角”四市都有自己的亮點,相互之間輸送客源,在客源和遊客需求上都可以合作,在合作分享市場機遇。

  在公共服務上也可以合作。因為我們整個的公共服務,每個省、每個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務,配套實施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通過合作和共享,能讓大傢享受到這個區域最好的公共服務。昨天,我們幾個地市也討論到公共服務這個問題,比如山西平陸縣距離我們三門峽特別近,隻有10分鐘路程,那裡的群眾到運城至少要半個小時,看病、購物等,都不如到三門峽。四市政府已經在根據這種實際情況推進一些工作,比如解決異地醫療合作報銷等問題,跨省異地結算目前還沒有先例,但我們可以先行先試。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黃河金三角”四市都已經意識到,必須突破一些東西,比如行政區劃的概念,強化經濟區的概念。在“黃河金三角”,在工業上有電解鋁,農產品上有蘋果等,資源都非常豐富,我們正在考慮建成一種大傢可以共享市場機遇的產業體系。

  市場機制解決利益分配

  大傢的合作更多地存在於市場領域,市場將決定分配機制。

  《中國經營報》:跨省區的合作利益分享是很關鍵的,未來是否有可能建立一種穩定的合作機制?

  趙海燕:關於利益分配的問題,我們將針對具體的合作領域,一個方面一個方面地進行探討,未來肯定會形成一個大傢都能接受的方案。

  大傢的合作更多地存在於市場領域,市場將決定分配機制。更多的情況將是大傢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因為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而沒有合作,盲目競爭將是資源重復利用、效率低下。大傢肯定通過有效的競爭機制,分配合作產生的利益。譬如今年的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黃河金三角”四市的市長都來瞭,大傢都抱著合作的態度來的,在合作中尋找各自的市場機遇。

  《中國經營報》: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今年已經是第二屆瞭,這次的主題是“晉陜豫黃河金三角跨區域合作與承接產業轉移高層對話”,這對三門峽將產生哪些正面影響?

  趙海燕: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對於三門峽的區域經濟發展肯定是有好處的,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包括旅遊業、商貿業,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種自然的轉型、升級。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就是一個載體,因為這個載體存在,我們的第三產業有瞭新的發展動力。

  我們希望通過“開門”的方式舉辦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給三門峽以及周邊不同省份的兄弟地市,帶來觀念上的開放。我們也將繼續營造更好的環境,帶動商貿業、旅遊業的發展,繼而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

上一頁 1 2 下一頁查看全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