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摸底地方融資平臺貸 監管層研究“有條件展期”

摸底地方融資平臺貸 監管層研究“有條件展期”

摸底地方融資平臺貸 監管層研究“有條件展期”


  今明兩年超過3萬億元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即將到期,平臺貸款正迎來一個還款高峰期。有消息稱,銀監會允許對一些滿足擔保抵押等條件、或國傢批準的重大項目的貸款進行展期。

  據審計署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共計10.7萬億元,占2010年GDP的四分之一。而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有17.17%、11.37%和9.28%到期。也就是說,按照審計署的統計口徑,2012年和2013年需要償還的三類債務合計本金超過3萬億元。地方貸可能展期的消息成為金融界現下最關心的話題。

  《中國經營報》記者向銀監會有關人員核實時被告知,目前銀監會未向國內銀行下發要求平臺貸款有條件展期的文件。是否決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展期,也不是銀監會一傢能夠決定的事情。

  然而記者從采訪中瞭解到,盡管目前銀監會對平臺貸款展期的細則仍未明朗,已有不少銀行對地方平臺貸款采取瞭續貸措施。

  有條件展期?

  政府平臺貸延期有兩個標準:一是抵押品不足的要補充新的抵押品;二是流動性不能覆蓋的項目,除非納入瞭新的抵押品,否則不能延期。

  近期,銀監會對各傢銀行下發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臺賬統計調查表》審查附表,此次附表值得註意的地方在於新增瞭征信數據、評估數據、監控數據三項。此舉被業內解讀為,銀監會有意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情況進行新一輪摸底。

  事實上,信號早在2011年就被悄然釋放。2011年10月,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在參加一個論壇時曾表示,對原有期限安排不合理的平臺貸款,在其滿足擔保抵押落實、合同補正到位等條件後,根據現金流與還本付息的實際匹配情況,經批準可適當延長還款期限或展期一次。

  現在監管層還處於研究階段,並沒有形成細則文件下發到銀行。某城商行對公業務部負責人稱。

  記者采訪多傢銀行瞭解到,大部分省、市級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貸款仍較為安全,但仍有銀行人士表示擔憂。在量化寬松政策的時候,我們銀行做瞭大量地方政府平臺貸的放款,如果大量還貸集中到期,地方政府的現金流肯定會有問題,出現還款困難。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告訴記者。

  至於平臺貸款將會有條件納入展期范圍,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傢魯政委告訴記者,目前的政府平臺貸的延期有兩個標準:一是增信為主,即抵押品不足的平臺貸,要補充新的抵押品;二是流動性(即項目的現金流)不能覆蓋的平臺貸款項目,除非納入瞭新的抵押品,否則不能延期。

  記者瞭解到,盡管目前銀監會對平臺貸款展期的細則仍未明朗,已有不少銀行對平臺貸款采取續貸,緩解流動性資金不足。

  我們現在的操作一般是續貸,還瞭再借。我們也有碰到平臺貸款展期的情況,我們的要求是不能超過原來的貸款期限的半年,而且隻能展期一次。上述城商行對公業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瞭解,這位負責人所在的城商行給政府平臺貸款延期做續貸時,也要求上浮利率,以前給平臺貸款利率下浮10%,現在續貸都上浮10%,有些地級市的平臺公司貸款甚至可以上浮至20%。

  不得已的措施?

  目前歐債危機持續惡化,中國宏觀經濟趨緩甚至存在下行風險,對沒有足夠現金流支持的平臺貸款展期是不得已采取的挽救措施。

  在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傢汪濤看來,現在即便銀行沒有被“要求”對這些貸款進行展期,銀行本身也不願將貸款召回,因為這可能導致一系列流動性引發的違約,並蔓延到實體經濟的其他部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監管層醞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延期償還,主要考慮平臺貸款還款的時間和項目收益時間上沒有進行很好的匹配,把一些還款期和收益期限上不匹配的貸款進行重新處理,讓地方政府能夠均衡的還款,因為一旦集中還款,地方政府會出現還款困難。上述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告訴記者。

  2011年年初,不少地區的平臺貸款已經出現逾期不還、擔保不兌現、集中到期等突出風險的苗頭。對此,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在2011年第一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上提出監管要求,僅允許平臺貸款在有償還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領域適度新增,並明確表示對於到期的平臺貸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貸新還舊。

  但平臺貸款債務沉疴的暗流已經湧動。2011年4月到7月間,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申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相繼曝出違約風波或者債務危機。

  平臺貸款延期還債是從現實的角度出發,使收益和償還的期限能更好的匹配,使地方政府債務能夠償還,避免出現政府資金流動性的困難。當然未來如果允許展期,銀行要重新進行清理和規范。上述股份制銀行行長說。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看來,目前歐債危機持續惡化,中國宏觀經濟趨緩甚至存在下行風險,對沒有足夠現金流支持的平臺貸款展期是不得已采取的挽救措施。

  謹防道德風險

  並非所有平臺貸款都是好貸款,一些平臺貸款項目的償貸能力先天不足,即便是展期,它們對銀行資產負債表和盈利都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

  事實上,銀監會啟動平臺貸款清理工作以來,一直強調平臺貸款抵押擔保的整改。

  相關部門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末,全國平臺貸款餘額9.1萬億元,平臺貸款的抵質押擔保整改率已達65%,這意味著至少有超過65%的平臺貸款處於安全范圍之內。

  對於仍處於擔保整改中或者即將到期的平臺貸款,如果未來監管層允許平臺貸款展期,在短期內避免瞭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惡化,對那些建設周期較長但能產生現金流的平臺貸款項目,通過展期可以讓項目繼續進行,項目完成後產生的現金流可以償還平臺貸款的本息,這或許是銀行最樂意看到的結果。

  不過彭興韻指出,並非所有平臺貸款都是好貸款,一些平臺貸款項目的償貸能力先天不足,即便是展期,它們對銀行資產負債表和盈利都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另外,如果監管部門決定讓平臺貸款展期,可能加劇未來借款者的道德風險。

  在他看來,監管當局的寬容積極主動地讓平臺貸款展期,這樣的監管寬容也可能加劇銀行業為博取信貸市場份額、追逐預期高利潤而采取機會主義行為,違背貸款審查、監督的審慎原則,對銀行業行為和金融穩定的潛在不利影響,不可掉以輕心。

  汪濤也對此持有同樣的擔心,2009年刺激政策使得中國地方債占GDP的比重在2010年末上升到約30%,多數地方債被用來投資於基建相關的項目。在債務快速積累的時期,一些不可行的項目也很可能得到審批並從銀行取得瞭貸款。對於後者,僅僅延長貸款的期限是不夠的——它們最終可能將轉變為不良貸款。

  從全局意義來說,中國地方政府的平臺貸問題是流動性的問題而不是償債能力的問題。“由於去年我國為控制通脹,要放緩投資,所以一些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期限被迫延期,所以我覺得從未來壞賬的角度來講,地方政府債務延期對於項目順利完工,應對銀行的壞賬率是有幫助的。它可避免由於強制的急剎車而使得一些本來沒有問題的項目成為壞賬。並且,由於中國地方政府的收入是以每年30%高速增長的,這樣的延期可以確保更多的貸款被償還。”魯政委如此表示。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本報記者朱紫雲對此文亦有貢獻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