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遭聯華超市全線封殺 被強行下架 |
因合作談判破裂,超市大腕聯華超市近日下達封殺令,聯華旗下2000多傢直營門店從11月1日起將食品大亨卡夫旗下的奧利奧、達能、趣多多、太平蘇打、樂之等餅幹品牌進行全線下架。 據悉,此前聯華超市和華聯超市進行瞭整合,在整合之前,聯華超市、快客便利以及世紀聯華是聯合采購,華聯超市是獨立采購,華聯超市與其他百聯超商系的後臺價格及其他條件不完全相同。整合後兩者價格及其他條件必須統一,因卡夫給華聯超市的扣點比聯華超市高出30%,於是自去年6月聯華並購華聯後,聯華要求享受與華聯同樣的扣點,但卡夫方面非但沒有同意,反而還額外增加瞭其他附加條件,導致最終談判破裂。 據傳,聯華一位高層甚至向卡夫發出通牒,扣點不達到高出華聯10%的整數扣點決不罷休。在遭到卡夫方面的拒絕後,聯華超市最終作出瞭所有直營門店的卡夫餅幹全部下架封存的決定。不僅是實體店,就連聯華超市、世紀聯華的官方購物網站上如今也已無法買到卡夫的任何產品。 零售商合並後,與供應商之間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合同扣點。所謂扣點也就是返點或者返利,一般來說,供應商和零售商在簽訂的合同裡都會約定,對於超市不同的銷量供應商給予不同的返點,正是有這樣的返點,超市即使按進價銷售也還可以賺得返利。合並後的合同扣點最終往往是就高不就低,因此,這樣的合並會令零售商拿到更高的扣點,利潤提高,而供應商則更加弱勢。 超市賣場與供應商一般都會有一個有關進場費、堆頭費、扣點收取等方面的協議,一般是一年一簽,次年可作調整。但當零售商一端發生變化時,相關合約可能需要重新約定,此時,就可能出現問題。 據行業人士稱,長期遭零售商壓制的供應商現在有些已經開始另謀出路瞭。隨著電子商務、目錄銷售、團購等新興商業零售模式的興起,渠道的可替代性正在增加。由於商超利潤相當微薄,這兩年一些供應商主動放棄瞭部分商超渠道,進而選擇在諸如專賣店、電子商務網站等新興渠道投入更多資源。零供力量對比已發生微妙變化。 據瞭解,聯華超市因與供應商發生沖突,而封殺產品事件已不止一例。兩三年前發生的寶潔公司部分商品被下架的事件、今年初養樂多乳酸菌飲料被停售兩三個月的事件,聯華超市因此損失的利潤高達數百萬元。(編輯:王子涵) |
2013年12月22日星期日
卡夫遭聯華超市全線封殺 被強行下架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