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再提適時啟動國際板 上交所稱暫無消息 |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國傢發改委、商務部等八部門的《關於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研究制定境外企業到境內發行人民幣股票的制度規則,認真做好相關技術準備,適時啟動境外企業到境內發行人民幣股票試點;研究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有價證券,拓寬境內投資者對外證券投資渠道。 《關於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可以說是一部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的戰略指導性文件,由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聯合署名。 《指導意見》提出,要擴大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境外主體范圍;推進中資金融機構在境外開辦人民幣業務和人民幣金融資產境外發行。支持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有價證券,拓寬境內投資者對外證券投資渠道;進一步研究放寬其他資本項目跨境交易及拓展境內外匯市場的參與主體。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研究制定境外企業到境內發行人民幣股票的制度規則,認真做好相關技術準備,適時啟動境外企業到境內發行人民幣股票試點;研究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 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這並非是推動國際板建設的專門規定,其中有兩層意思:第一,國際板建設一直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議題,作為我國金融國際化的步驟之一,國際板的推出是確定無疑的,各方對此已形成共識;第二,從《指導意見》層面提出國際板建設,表明國際板建設不僅是一個地方、一個市場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乃至支持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 他表示,推出國際板可使我國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提高我國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和競爭力,當前從人民幣國際化背景、我國金融業開放進程、外匯儲備情況、投資者結構等諸多層面來看,推出國際板都具備較好的條件。 針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傢發改委、商務部等八部門出臺的《指導意見》。本報記者就此問題專門采訪瞭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 該負責人指出,《指導意見》是一份中長期的戰略指導性文件,其中關於適時試點境外企業到境內發行人民幣股票的具體內容,上交所一直都在研究、籌備中。近期,上交所國際板沒有實質性的啟動計劃。(編輯:於斌) |
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
八部委再提適時啟動國際板 上交所稱暫無消息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