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星期日

神秘富豪張志熔“裸退” 熔盛重工療傷

神秘富豪張志熔“裸退” 熔盛重工療傷

神秘富豪張志熔“裸退” 熔盛重工療傷


  熊曉輝

  面對輿論的風口浪尖,低調富豪張志熔選擇瞭裸退。

  日前,中國最大民營造船企業——江蘇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熔盛重工,股票代碼01101.HK)創始人張志熔宣佈,將其所持部分熔盛重工股權,轉讓給其父親張德璜,以及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強。而此前,張志熔已在年前宣佈辭任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

  現年43歲的張志熔的辭任被業內稱之為裸退。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這與熔盛重工在卷入中海油內幕交易案後受到的壓力不無關系,在熔盛重工卷入中海油內幕交易案後,熔盛重工就有意與張志熔撇清關系。內憂外患,張志熔不得不做出姿態。

  不過,熔盛重工權威人士在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時表示,轉讓股權體現瞭張志熔對管理團隊的放權,張志熔希望陳強把熔盛當做自己的企業來做。

  低調富豪隱退

  根據熔盛重工在香港聯交所發佈的公告,1月24日,張志熔全資擁有的好利企業有限公司(下稱好利)與陳強全資擁有的盛意有限公司(下稱盛意)簽訂股份轉讓協議,盛意同意斥資8.2億港元(每股作價1.674港元),收購好利所持熔盛重工7%股權。同一天,好利同意無償將11.43%股權轉讓給張德璜全資擁有的旭騰有限公司。

  交易達成後,張志熔持有熔盛重工的股權占比由47.75%降至29.32%,失去絕對控制權,但仍為單一最大股東。不過,加上其無償轉移給父親張德璜的11.43%股權,張志熔父子在熔盛重工占比超過40%,仍然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張志熔出生於江蘇省如皋,行事低調,在業內一向有神秘富豪民營船王之稱。根據福佈斯2012年10月發佈的中國富豪榜,張志熔以106.5億元身傢排名第48位。

  現年43歲的張志熔辭任被業內稱之為裸退。2012年11月26日,熔盛重工發佈公告稱,張志熔辭任董事局主席及非執行董事,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陳強兼任董事局主席。張志熔同時辭任的還有其控股的另一傢港股上市公司恒盛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職務。

  除瞭董事局主席職務,張志熔還辭去瞭在上述兩傢公司的所有職務,包括熔盛重工的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以及恒盛地產的執行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財務委員會成員職務。

  正值壯年,為何裸退?對於辭任原因,張志熔在公告中的解釋是,希望能更專註處理私人業務。公告特別強調,張志熔個人與董事會並無任何意見分歧,亦無其他與辭任有關事項須提請股東註意。

  不過,在瞭解張志熔經歷背景的資深業內人士看來,張志熔的此番動作並非全無邏輯。在熔盛重工卷入中海油內幕交易案後,熔盛重工就有意與張志熔撇清關系。

  張志熔一向低調行事,從不多拋頭露面。在具體管理上張志熔很少露面,一直由國內造船業資深人士陳強以總裁身份直接管理公司。張志熔相當於資本方,擅長資本運作和政府關系。上述人士說。

  熔盛重工內部人士亦向本報記者透露,張志熔極少在公司露面,許多公司員工都不曾一睹真容,甚至在一些省部級高官出席的重要場合,都由其父親張德璜出面。

  職業經理人上位

  1月19日,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陳強出現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藍墨水新年論壇上,回顧熔盛重工的創業經歷及取得的成績,非常感慨。

  “民營船企很不容易,2010年中國造船業在訂單數和建造量首次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一。過去中國造船業國企占瞭80%的份額,到2010年下降到40%,其餘都是民營船企的貢獻。”陳強是造船行業專傢,為原上海外高橋船廠創辦人之一,他一直說自己有一個“造船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一個多月前,陳強剛剛出任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並繼續兼任公司的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

  事實上,此番張志熔淡出,轉讓股權給陳強,亦早有信號。本報記者查閱股權變動情況發現,有跡象表明,張志熔在逐步縮減熔盛重工的持股比例,而陳強則在提升持股比例。

  熔盛重工上市的時間是2010年11月19日,彼時,張志熔通過好利、Wealth Consult等兩傢公司,共計持有熔盛重工53.75%的股份。好利是一傢於英屬維爾京群島成立的公司,2007年3月30日註冊,由張志熔全資擁有,是熔盛重工的上市殼公司。

  陳強在2011年年報中持股熔盛重工2.66%,隨後增持至3.66%。2012年4月30日,包括陳強在內的公司管理層向控股股東收購股權,通過Leader World公司以1.896港元/股的價格收購好利售出的約6%股份。陳強在Leader World公司持股約38.33%,為第一大股東。

  按照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加上1月24日陳強以盛意公司收購的約7%股權,陳強持有的股份占比達到16.66%,遠超其他董事,進一步確立瞭在熔盛重工的地位。

  對此,熔盛重工權威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包括之前張志熔辭任董事局主席,都可以看做是對管理團隊的放權,張志熔希望陳強把熔盛當做自己的企業來做。

  熔盛重工的考驗

  在熔盛重工內部,一直由陳強負責管理具體業務,在此時被任命為公司董事局主席,多少有些臨危受命的意味。他不僅要面對國內船舶市場繼續低迷、銷售額下降等不利環境,同時又要繼續開拓海洋工程、工程機械等新業務。

  由於行業不景氣,中國造船業飽受重創,江浙一帶陸續傳出多起中小造船公司破產倒閉事件,全行業普遍面臨訂單銳減、價格跳水的困境。

  陳強告訴本報記者:2012年40%的船企零訂單,3000多傢船企中很多面臨破產。雖然市場已經跌到低谷,但至少還要有一到兩年的療傷期。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1月25日公佈的最新數據,2012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60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1.4%;承接新船訂單量為204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3.6%;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07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8.7%。而據英國克拉克松統計數據,2012年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同比分別下降7%、44.6%和35.5%,新接訂單總量跌至9年來新低。

  熔盛重工的情況並不樂觀。目前熔盛重工正處在年報之前的靜默期。2012年12月24日,熔盛重工曾發佈盈利預警公告稱:公司預期2012年年度錄得凈虧損,凈虧損主要是受前11個月造船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船舶訂單及價格較2011年同期大幅下跌。

  陳強強調,公司正加大力量轉型高利潤率的海工,並在新加坡設立瞭子公司及研發中心。但他也坦承,轉型海工不容易,需要技術積累和人才。雖然熔盛重工曾經為中海油建造過一艘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但此後在海工領域並無太多斬獲。

  根據熔盛重工2012年中報:今年上半年,占公司業務收入比重95.3%的造船收入為52.1億元,同比下降38%,海洋工程的收入為零。而工程機械板塊的命運目前也與造船類似,該業務的收入從2012年同期的2.35億元下降到瞭1.92億元。

  在關註熔盛重工的人士看來,更嚴峻的考驗是其能否獲得資金的支持。過去幾年,熔盛重工從各類銀行拿到的授信和票據總額在500億元以上,行業不好,銀行借貸壓力很大。

  熔盛重工此前提供給本報記者的資料顯示,2012年9月,來自江蘇省金融辦、經信委、科技廳、科協、南通市、如皋市和銀行業的一些代表參加瞭“熔盛重工轉型發展懇談會”。與會銀行代表表態稱,金融機構將重點支持以熔盛重工為代表的大型骨幹船企渡過難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會議實際上是由政府出面要求銀行為船企保駕護航。

  船企融資壓力很大,歐債危機,歐洲已經融不到錢,國內對於民企信任度不夠。陳強告訴本報記者,國傢發改委有可能推動未來三年行動計劃,支持造船業走出困境,我也代表民營企業參加瞭會議,我們沒有任何要求,就是一句話,要求國民待遇。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