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商人成立山西民營煤業集團應對煤改風暴 |
山西煤炭整合一度被視為一場國進民退的風暴。 這場始於2009年的風暴過後,據稱有4000多億民資撤離山西煤炭企業,其中大部分是浙商資本。 然而,僅僅幾個月過後,一部分浙商中最活躍的溫州商人又悄悄殺瞭個回馬槍。有分析認為,煤改是山西省出臺的重大政策,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在抬高瞭門檻之後,這場由政府主導的山西煤改風暴,歸根到底,仍要尊重市場的選擇,這種選擇無所謂國進還是民進,而在於民企是否有能力進入。 山西的煤改傷瞭浙商的心,但這並不表示以後沒有浙商到山西投資。 昨日(2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溫州蒼南縣礦山井巷行業協會瞭解到,溫州商人黃祥苗對外表示目前已經融資15億元,並且經山西省政府的批準,回到山西重新開始煤礦生意,整合成立山西昔陽豐匯煤業集團,並擔任集團董事長。據悉,黃祥苗的公司負責兼並收購昔陽縣10傢主要煤礦。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相關工作人員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日一些浙商也在試圖尋求這樣的方式,重新進入山西的煤炭領域。 溫州商人重返山西 昨日,記者撥通瞭黃祥苗的手機,對於他為什麼在山西重新開始煤礦生意,黃祥苗並沒有透露太多。不過,黃祥苗在山西的投資行為已經讓不少浙商振奮。 據黃祥苗對外介紹,這是山西省目前惟一一傢外省籍民營煤業集團,目前共有3500名員工。整個集團煤炭儲藏量1.8億噸,以目前的產能,開采年限可以達到50年以上。集團去年順利整合以來,一直邊生產邊改擴建,預計今年8月1日,產能為120萬噸的主體礦將正式投產,其餘4座主要煤礦也將於年底完成基礎建設。全部投產後,集團年產值將在20億元以上。 其實早在去年10月27日,黃祥苗就已經跟昔陽縣政府簽訂協議,成立豐匯煤業集團,按照山西省政府於去年5月出臺的《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全權負責昔陽縣內10傢主要煤礦的並購事宜。 但是,並不是大多數人都像黃祥苗這樣幸運,蒼南縣在這次山西煤改的過程中損失也不小。每經記者從蒼南縣礦山井巷行業協會公佈的一份數據看到,自去年山西省實施煤礦‘國進民退’政策以來,蒼南縣在山西的300個左右煤業項目遭受影響,造成近300億元的損失,占整個浙江資本在山西省煤業項目投資損失的3/5左右。 其他浙商效仿跟風 黃祥苗的這一系列舉動,早已被同行們看在眼中,有些人也開始效仿黃祥苗。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兼並重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向每經記者證實目前是有這樣的情況,近期確實有浙江商人來山西兼並重組煤礦。 黃祥苗的舉動在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看來也是一種自救方式,是順應瞭山西省的做法,牽頭溫州幾傢小的煤礦做大,以致不被兼並重組掉。 在周德文看來,黃祥苗的做法一方面給溫州的商人們帶瞭一個好頭,另一方面也可能認為山西省政府在反思自己煤改的政策,允許這麼做也算是跨出瞭很重要的一步。 周德文坦言:如果這條路走通的話,在山西的溫州煤老板就還有機會——進一步整合資源,重新參與山西的煤炭建設。 黃祥苗隻是煤改之後的溫州商人的一種情況。據周德文介紹,3月下旬他們將組織30多位企業傢到迪拜考察,4月份還要到美國看看金融危機後美國的發展機會。另外,東北的錦州、鞍山等市都正在溫州進行新能源、裝備工業等行業的招商引資活動。 |
2014年1月5日星期日
溫州商人成立山西民營煤業集團應對煤改風暴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